这个简单,不过先声明,那是俺几十年前学的,由于时间太久了,随便说说,从电路直观上分析,不一定正确。
首先,不接C3,在电路通电的瞬间,
一条回路为通过R7,R4对Q3基极上电,同时分压后通过R1对C2充电,Q3克服基极电容的充电影响后,
电压逐步升高,引起Q3集电极逐步导通,Q3导通,其集电极对地内阻逐步减小。
另一条回路为通过R5,R3对Q4基极上电,同时分压后通过R2对C1充电,Q4克服基极电容的充电影响后,
电压逐步升高,引起Q4集电极逐步导通,Q4导通,其集电极对地内阻逐步减小。
随着Q3,Q4的导通,其集电极对地内阻逐步减小,引起电容C1,C2反向放电,对Q3,Q4基极产生反向驱动,请注意,由于R5的电阻值较小,故上电时对C1的充电电压要比另一路通过R7后对电容C2的充电电压要高一些。
因此,在放电时,迭加在Q4基极上的负电压要比迭加在Q3基极上的负电压大,最终导致Q4先截止。
C3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上电时延缓Q4的导通,更好的保证Q3优选导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