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毕业三年了 今天终于迈出了关键一步

[复制链接]
楼主: ghost1325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21
IT玄恭奘| | 2010-8-25 2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大家都这么想知道,您就透露点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
drentsi| | 2010-8-25 21:28 | 只看该作者
三极管弄明白了,才算是电工入门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
AD9851| | 2010-8-25 21:34 | 只看该作者
半知半惑3年,亦知亦惑又3年,不知不惑N年……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心静自然凉 + 1
24
yanming_tan| | 2010-8-25 22:05 | 只看该作者
LZ在吊咱们胃口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5
ghost1325|  楼主 | 2010-8-25 22:25 | 只看该作者
我都告诉大家了,总算从心里上接受三极管等效模型了,随便一本模电书上三极管放大电路分析都有讲,这本来是最最基本的问题,我大家天天不务正业耽误了,毕业时全部的书都像新的一样,其实我是热爱电子行业的,毕业后自己天天看,现在模电书快翻烂了

但三极管等效模型我一直没太十分明白,一直从心里上不太接受以致影响对后来所有知识的心里接受,现在通了 感觉神清气爽,如此而已,大家不要想复杂了

另外我要说的是: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和性格都不一样,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应该的,不要看别人说怎么学怎么做好就跟风,我认为模电最难的就是三极管单管放大原理的透彻理解。这点搞明白了 下面的学习几乎没什么阻力,这是我的总结不一定适合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6
594364676| | 2010-8-25 22:5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啊 分享下子 我们领导说了只有肚子里的东西掏光了告诉了别人才能装下新东西。楼主啊说说啊!三年的积累肯定是好东东!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7
iC921| | 2010-8-25 23:24 | 只看该作者
我都告诉大家了,总算从心里上接受三极管等效模型了,随便一本模电书上三极管放大电路分析都有讲,这本来是最最基本的问题,我大家天天不务正业耽误了,毕业时全部的书都像新的一样,其实我是热爱电子行业的,毕业后 ...
ghost1325 发表于 2010-8-25 22:25
原来这么简单!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8
iC921| | 2010-8-26 01:18 | 只看该作者
对了,新手版有征集讲“三极管原理”的帖子,如果确实有妙招,到时候我设法帮你找一份纪念品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9
5880527| | 2010-8-26 09:31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人学不好三极管是由于中国大学的那本模电书太烂,要看日本人写的那本书才能看得懂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0
blacky204| | 2010-8-26 09:37 | 只看该作者
有的时候我们会在一个问题上徘徊很久,但是往往窥视出一个真理的时候其他的真理也就浮出水面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1
xuyiyi| | 2010-8-26 10:55 | 只看该作者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及基础知识


1 三极管的结构和分类

其共同特征就是具有三个电极,这就是“三极管”简称的来历。通俗来讲,三极管内部为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三层结构,根据分层次序分为NPN型和PNP型两大类。

上述三层结构即为三极管的三个区, 中间比较薄的一层为基区,另外两层同为N型或P型,其中尺寸相对较小、多数载流子浓度相对较高的一层为发射区,另一层则为集电区。三极管的这种内部结构特点,是三极管能够起放大作用的内部条件。

三个区各自引出三个电极,分别为基极(b) 、发射极(e)和集电极(c)。

如图b所示,三层结构可以形成两个PN结,分别称为发射结和集电结。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就是表示发射结的方向。

三极管内部结构中有两个具有单向导电性的PN结,因此当然可以用作开关元件,但同时三极管还是一个放大元件,正是它的出现促使了电子技术的飞跃发展。



2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直流电压源Vcc应大于Vbb,从而使电路满足放大的外部条件: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极反向偏置。改变可调电阻Rb,基极电流IB,集电极电流Ic 和发射极电流IE都会发生变化,由测量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IE = IB + IC ( 符合克希荷夫电流定理)

(2) IC ≈ IB ×β ( β称为电流放大系数,可表征三极管的电流放大能力)

(3)△ IC ≈ △ IB ×β

由上可见,三极管是一种具有电流放大作用的模拟器件。



3 三极管的放大原理

以下用NPN三极管为例说明其内部载流子运动规律和电流放大原理,

(1)、发射区向基区扩散电子:由于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发射区的多数载流子(自由电子)不断扩散到基区,并不断从电源补充进电子,形成发射极电流IE。

(2)、电子在基区扩散和复合:由于基区很薄,其多数载流子(空穴)浓度很低,所以从发射极扩散过来的电子只有很少部分可以和基区空穴复合,形成比较小的基极电流IB,而剩下的绝大部分电子都能扩散到集电结边缘。

(3)、集电区收集从发射区扩散过来的电子:由于集电结反向偏置,可将从发射区扩散到基区并到达集电区边缘的电子拉入集电区,从而形成较大的集电极电流IC。



4 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

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是指当集-射极电压UCE为常数时,基极电流IB与基-射极电压UBE之间的关系曲线。

对硅管而言,当UCE超过1V时,集电结已经达到足够反偏,可以把从发射区扩散到基区的电子中的绝大部分拉入集电区。如果此时再增大UCE ,只要UBE保持不变(从发射区发射到基区的电子数就一定), IB也就基本不变。就是说,当UCE超过1V后的输入特性曲线基本上是重合的。

由图可见,和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一样,三极管的输入特性也有一段死区,只有当UBE大于死区电压时,三极管才会出现基极电流IB。通常硅管的死区电压约为0.5V,锗管约为0.1V。在正常工作情况下,NPN型硅管的发射结电压UBE为0.6~0.7V,PNP型锗管的发射结电压UBE为-0.2~ -0.3V。

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是指当基极电流IB一定时,集电极电流IC与集-射极电压UCE之间的关系曲线。在不同的IB下,可得出不同的曲线,所以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是一组曲线。通常把输出特性曲线分为三个工作区:

(1)、放大区:输出特性曲线的近于水平部分是放大区。在放大区, IC = IB ×β,由于在不同IB下电流放大系数近似相等,所以放大区也称为线性区。三级管要工作在放大区,发射结必须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则应处于反向偏置,对硅管而言应使UBE>0,UBC<0。

(2)、截止区: IB = 0的曲线以下的区域称为截止区。实际上,对NPN硅管而言,当UBE<0.5V时即已开始截止,但是为了使三极管可靠截止,常使UBE≤0V,此时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处于反向偏置。

(3)、饱和区:输出特性曲线的陡直部分是饱和区,此时IB的变化对 IC的影响较小,放大区的?不再适用于饱和区 。在饱和区, UCE<UBE,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处于正向偏置。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2
seabada| | 2010-8-26 11:5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和我那时搞懂中断时怎么回事一个心情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3
zhangshaoyan| | 2010-8-26 12:05 | 只看该作者
haha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4
反质子| | 2010-8-26 12:33 | 只看该作者
电子 与 空穴 的缠绵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5
redworlf| | 2010-8-26 20:12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要用等效模型呢?? 直接用眼睛看,用心算不可以吗?真理无需等效!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6
菜鸟学模电| | 2010-8-26 23:0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把心得写出来听听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7
文风| | 2010-8-27 09:3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的是小电流低频等效模型。能搞明白这个已经不容易了。
但是学无止境,这还仅仅是开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8
ghost1325|  楼主 | 2010-8-27 10:46 | 只看该作者
让我想起了高中时候一位同学,物理公式什么都不会,只记住几大定律,电磁学力学热学什么的题做题时全用最最基本的定律推导出来,当时感觉这人太牛X了
举这个例子不是想说明他牛X,是想表明“简单基础的东西是建立在他之上所有复杂问题的浓缩”
如果对一个推论问一万个为什么,你可以找出几个公理去解答
如果对一个所谓的公理仅问一个为什么,你如何回答?

等效模型、三极管原理、单管放大电路 这些东东当然不是公理,但在模拟电子中却是最基本的东西
太简单基本的东西对不同的人来说可能有不同的感觉,有的人就是感觉简单基本,拿来应用自如,我很羡慕这样的人;有的人爱问为什么,对简单的东西发问的后果往往是不容易得到直观的答案,以致疑惑不解,从而影响在简单东东基础上建立的各种分支的学习,非常郁闷我就是此类人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9
ghost1325|  楼主 | 2010-8-27 11:01 | 只看该作者
建议以后我们这些菜鸟问问题时要有充分的针对性,也就是说要问自己真正疑惑的那个点

高手回答我们这些菜鸟时请多多关照,不要用现成的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的高层话语去一句话回答概括,也不要随便再说一句回去翻翻书,有些疑问不是看看书就理解的,如果一个问题看一本书不理解,看几本书还不理解,这时候最需要的不是再多看书,而是高手恰到好处的点拔
要不怎么有听君一句话 胜读十年书之说?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0
ghost1325|  楼主 | 2010-8-27 11:09 | 只看该作者
举个简单的例子,许多模电书上都写有发射结压降理想化时看成不变的0.7V 然而同本书中又会说信号源加到PN结上,一个小的电压波动引起PN结大的电流变化 

这句话现在看来没错,但我就是因为其中的疑问把学习模电的进程整整耽误了N年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