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状可变履带机器人
所谓形状可变履带机器人,是指该机器人所用履带的构形可以根据地形条件和作业要求进行适当变化。图8-44所示为一种形状可变履带机器人的外形示意图。该机器人的主体部分是两条形状可变的履带,分别由两个主电动机驱动。当两条履带的速度相同时,机器人实现前进或后退移动;当两条履带的速度不同时,机器人实现转向运动。当主臂杆绕履带架上的轴旋转时,带动行星轮转动,从而实现履带的不同构形,以适应不同的运动和作业环境(见图8-45)。
图8-46所示为变形履带传动机构示意图。主电动机带动驱动轮运动,使履带转动。主臂电动机通过与电动机同轴的小齿轮与齿轮1啮合,一方面带动主臂杆转动;另一方面通过齿轮2、齿轮3和齿轮4的啮合,带动链轮旋转;链轮通过链条进一步使安装行星轮的曲柄回转。因为齿轮1和4,齿轮2和3的齿数分别相同,因此齿轮1和齿轮4的转速一致,而方向相反。加上链条两端的链轮齿数相等,使得主臂电动机工作时,主臂杆转过的角度与曲柄的绝对转角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显然,式(8-4)是一个标准椭圆方程,这说明该机器人的履带在任何形状时都能保持松紧程度不发生变化。
图8-47为行星轮轮心轨迹计算图,由图可以导出该行星轮轮心P点的运动轨迹满足下式:
图8-49为上述变位履带机器人传动机构示意图。由图8-49a可知,当A轴转动时,通过一对锥齿轮的啮合,将运动传递给驱动轮,从而带动履带运动;当B轴转动时,通过另一对锥齿轮的啮合,带动与履带架相连的曲柄,使履带绕主动轴轴线回转变位;当C轴传动时,履带连同其安装架一起绕C轴线相对于车体转动,改变其位置。A、B、C三轴由一台电动机带动,通过切换A、B、C三个离合器,使之实现不同的传动路线,具体情况参见图8-49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