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如果师傅领的路很弯怎么办?

[复制链接]
楼主: aceice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21
aceice|  楼主 | 2010-10-4 1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严重同意业余和专业的说法。
如果是正规教育,肯定是先学习高等数学、高等物理、数理方程、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等基础课。
如果以上都掌握了,再学模拟电路的晶体管等,自然就很容易了。
就好比学习了电磁场理论, ...
gx_huang 发表于 2010-10-4 09:31


看过现在大学里的《模拟电路》这本书就不会这么说了。
确实,我理论不扎实。但是扎实的学生,学过这本书后,对于怎么使用三极管构建最简单的电路都不清楚。
理论脱离了实践,浮空而谈谁都会。
所谓的业余的书,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兴趣比什么都好。事实上,大部分的应用(集总参数电路应用)并不需要那么高深的公式来指导。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
xyp749192072| | 2010-10-4 12:31 | 只看该作者
to 21楼:
"但是扎实的学生,学过这本书后,对于怎么使用三极管构建最简单的电路都不清楚。"
自相矛盾!
不清楚又何谓扎实?

“大部分的应用(集总参数电路应用)并不需要那么高深的公式来指导”
信不?你的经验归根到底还是由这些公式支撑。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
mcuisp| | 2010-10-4 12:38 | 只看该作者
就学习来说,走些弯路没啥不好,甚至是应该多走些弯路。
这样看的东西多,而且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4
zjp8683463| | 2010-10-4 12:51 | 只看该作者
师傅好坏当然比几本书的好坏重要.
但像前面的几位说的,好的师傅总是比好书难找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5
zjp8683463| | 2010-10-4 12:53 | 只看该作者
21# aceice

绿皮的那本模拟电路蛮好的.但电路分析学的要好.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6
707824417| | 2010-10-4 16:16 | 只看该作者
同意博主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7
sxhhhjicbb| | 2010-10-4 16:53 | 只看该作者
一本书难易,是因为而异的。也许是因为自己的水平低,才觉得某本书难,写得不好。。。。具体情况,要看个人在技术和理论上的休养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8
aceice|  楼主 | 2010-10-4 17:10 | 只看该作者
to 21楼:
"但是扎实的学生,学过这本书后,对于怎么使用三极管构建最简单的电路都不清楚。"
自相矛盾!
不清楚又何谓扎实?

“大部分的应用(集总参数电路应用)并不需要那么高深的公式来指导”
信不?你的经验归 ...
xyp749192072 发表于 2010-10-4 12:31


学到基础扎实的多了,给个电路让他算各点的电压电流都不是问题,但就是不会设计电路。
依据理论计算和依据理论设计是两码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9
aceice|  楼主 | 2010-10-4 17:13 | 只看该作者
21# aceice

绿皮的那本模拟电路蛮好的.但电路分析学的要好.
zjp8683463 发表于 2010-10-4 12:53


确实好,理论基础方面。但是就第一时间建立起学习兴趣却很难。
是动手兴趣来到快,还是在纸上计算参数兴趣来到快?
我不否认有理论指导会事半功倍,但是如果根本没有兴趣,谈何学习理论?
大把的学生电路分析的基本功很强,但是让他们设计过电路看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0
小李志| | 2010-10-4 18:30 | 只看该作者
21# aceice
华成英写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绝不是空谈的,
日本人写的那本书只是业余的,看完了很爽,会让你很简单的计算一个放大电路的性能(人总是是喜欢省事的)
电子工业出版式引进的一些书还可以,那才是真正可以替代教材的东西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1
belkiz| | 2010-10-4 20:47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我也要买本学学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2
machunshui| | 2010-10-4 22:07 | 只看该作者
纽曼 著,王宏宝,于红云,刘俊岭 译
<<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

绝对是经典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3
machunshui| | 2010-10-4 22:1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这本书,
根本就不想再看啥童诗白,华成英的书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4
efen| | 2010-10-4 23:16 | 只看该作者
纽曼 著,王宏宝,于红云,刘俊岭 译


绝对是经典
machunshui 发表于 2010-10-4 22:07

这本书也很不错!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5
雪山飞狐D| | 2010-10-5 01: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雪山飞狐D 于 2010-10-5 02:03 编辑

恰恰相反,国内学院式教育被证明与工程教育相背,基础确实不行,当然,数学证明式,单纯逻辑推理的考试表面上数字是不错的,但是,题目换成实际工程题目,又是另外一种结果,关键是思想!只授鱼而没授渔,这跟绝多数教师本身无工程实践也有很大关系,这一点根本改变不了,要想有所突破,只有把国内教材彻底倒掉,只看米国和小日本,泡三年实验室可称基础不错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6
bbyeah| | 2010-10-5 18:13 | 只看该作者
就看你想怎么定位这个本科而已
如果你就想能抄别人的电路,能够分析一下原理,那么小日本那批书是不错的

如果想在电子的路上走得更远
那么就需要更深入学习理论,能够从数学模型上找出电路的特性并针对性优化,对现有的电路提出改进。其实国内绿皮(好像也有蓝皮版)模电教材是针对这条路写的,对大多数模电涉及的方向都有一个概念性和基础理论的了解,深入的学习需要放到其他科目中继续

再深入的话,就会发现还是系统的教材对自己的未来支撑更大,可惜一般都是做到很晚才会明白这些,包括我自己也一样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7
machunshui| | 2010-10-5 20:26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又用

纽曼 著,王宏宝,于红云,刘俊岭 译
<<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

代替国内的模电书籍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8
changyumao| | 2010-10-6 20:22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我也看过,对于初学者来说,算是浅显易懂的那种。要想更深的学,还得要看理论的东东!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9
aceice|  楼主 | 2010-10-6 22:03 | 只看该作者
就看你想怎么定位这个本科而已
如果你就想能抄别人的电路,能够分析一下原理,那么小日本那批书是不错的

如果想在电子的路上走得更远
那么就需要更深入学习理论,能够从数学模型上找出电路的特性并针对性优化,对现 ...
bbyeah 发表于 2010-10-5 18:13


如果没兴趣,如何走到更远?
最快速的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再来深入学习,不更能事半功倍?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0
bbyeah| | 2010-10-7 01:2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没兴趣,如何走到更远?
最快速的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再来深入学习,不更能事半功倍?
aceice 发表于 2010-10-6 22:03

这个就说回基础教育的问题了
本科之前的初等教育完成后,有几个人知道自己报的专业是干什么的?
兴趣不应该由学术机构来培养,这不是它的职责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