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堆MATLAB书,还是不会建模

[复制链接]
22919|95
nongfuxu 发表于 2010-11-18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已经在AI了.
hartcomm 发表于 2010-11-18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是用标准的PID。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作了些改动,模糊+pid。或者称之为非典型PID吧
程序匠人 发表于 2010-11-18 14:54


加热系统一般比较好控制 不需要那么复杂 简单的PID最好 弄得太复杂 自己不能很好的把握也达不到效果 建议先P控制 在适当加上D,如果对控制精度要求不是很高I可以不要
 楼主| 程序匠人 发表于 2010-11-18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加热系统一般比较好控制 不需要那么复杂 简单的PID最好 弄得太复杂 自己不能很好的把握也达不到效果 建议先P控制 在适当加上D,如果对控制精度要求不是很高I可以不要 ...
hartcomm 发表于 2010-11-18 23:01


话虽如此,但实际项目里还是有些具体要求的。经典的PID不足以应付,甚至还没有模糊控制的效果好。

再说,光一个PID,后面还跟着一大堆改进算法呢,什么积分分离、微分先行等等。

一趟趟修改算法、调整参数,每次改完都要做半天实验,太繁琐,所以匠人才想到用matlab。
highgear 发表于 2010-11-18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楼上hartcomm, nongfuxu。
确实没必要搞得过于复杂, 程序将人的非典模糊+pid 应足以对付加热系统。而且有了仿真系统, 可以很容易的找到适当的控制方式。
hartcomm 发表于 2010-11-19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虽如此,但实际项目里还是有些具体要求的。经典的PID不足以应付,甚至还没有模糊控制的效果好。

再说,光一个PID,后面还跟着一大堆改进算法呢,什么积分分离、微分先行等等。

一趟趟修改算法、调整参数,每次 ...
程序匠人 发表于 2010-11-18 23:35

我看到过不少PID成功的例子 却极少看到种种复杂控制成功的例子  对与二阶系统PID是可以证明在几种指标下都是最优的 绝大多数系统可以用一阶或二阶系统近似 PID还不需要精确的对象模型 通过调整即可  你可以看过程控制方面的书 因为这是控制实用的书 不是虚讲理论   

我是学自动化的 我相信 人的智能+控制理论是最好的

我喜欢用简单的方法解决看似复杂的问题

如果被控对象惯性很大 调起来确实比较慢  但用复杂的方法可能也快不起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程序匠人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hartcomm 发表于 2010-11-19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一个问题是你控制的指标是什么?  控制精度?超调?...   如果要求不高 说不定继电器开关或bang-bang控制即可
论坛游客 发表于 2010-11-19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已经证明了 采用ITAE指标作为评价指标 无论在时域和频域指标上 都有较好表现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程序匠人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论坛游客 发表于 2010-11-19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检验控制算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半实物仿真
可以看看基于dspace对matlab仿真方法
litianc 发表于 2010-11-19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匠人!!!
highgear 发表于 2010-11-19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论坛游客, 一个简单的加热控制没有必要搞得太复杂, 很多没有控制理论基础的人用 pid 都做出来过。
dspace 的实物我见过, 只要连接好硬件, 在 simulink 里做做图, 就可以完成对实际对象的控制, 确实很神奇, 不过一套系统据称要好几万美元, 这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

匠人经验丰富, 如何做自然心中有数。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收起 理由
123jj + 1
程序匠人 + 6

查看全部评分

teddeng 发表于 2010-11-19 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pid,当然是自整定了,搞明白了也是很简单的,但是感觉很爽。。
 楼主| 程序匠人 发表于 2010-11-19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highgear、论坛游客、hartcomm的发言。
这下找到方向感了。
hwq362202 发表于 2010-11-19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liuboylkm 发表于 2010-11-19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关键是实践,练习题做做
ls_view 发表于 2010-11-19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似乎可以用系统辨识工具箱来做.
另外,现在比较新版的matalb提出了基于模型的编程(我不知道怎么形容严格的表述,暂且这么说吧)。可以在simulink里面搭建好模型,然后对于支持的器件可以直接生成代码。似乎,单片机编程都不用学了,不过这方面的资料非常少.2009b里面能看到Ti2000,5000,6000,infineon C166h,Freescale MPC5XX.真牛B啊!
ls_view 发表于 2010-11-19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Ti代码生成有本书,名字忘记了。
linqing171 发表于 2010-11-19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冲击响应的参数都是有条件的.
如果所有的条件都是固定的,可以把调整的过冲记录下来,后面直接播放,省事的多.
jack_shine 发表于 2010-11-20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再顶一顶
yyp120 发表于 2010-11-21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hao hao .......
orange105 发表于 2010-11-21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MATLAB学了好久,也没怎么学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