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一个简单的二级音频放大器。
图(1)
初看起来,电路中没有任何反馈,但实际上,导线总有电阻和电感,两条导线之间也总存在电容。如果该电原理图就是实际布线,把前级三极管偏置电阻和发射极之间的电阻画出来,就如图(2)那样。
图(2)
图(2)中可以看出,后级电流要流过该导线电阻,如图中箭头所示。既然电阻中有电流流过,就一定有压降。注意,该箭头并不表示直流,后级电流中的交流成份也一样通过此导线电阻产生压降。
该交流成份是与输入信号串联叠加的,因此该导线电阻造成一定量的反馈。经分析,这是正反馈。也就是说,该反馈若大到一定数值,将引起振荡。当然,这段导线的电阻很小,环路增益也很小,通常不会产生振荡。
但是,如果前级不是一支普通的三极管,而是一片运放,那么该段导线的电阻就有可能影响到整个电路的增益,甚至引起振荡。
如果将元件的联接改成如图(3),前级的偏置电阻与三极管发射极联接到一起之后再接地,我们看到,这样接就不存在前述的反馈。
图(3)
如果将电源像图(4)那样联接,可以看出,现在后级电流不会流过这段导线电阻,所以也就不存在反馈。该段导线的电阻仅仅是使前级三极管偏置电阻增加了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图(4)
可见接地问题相当复杂。图(2)不存在导线电阻引起的反馈,图(3)也不存在导线电阻引起的反馈,但两图所使用的方法并不相同。反过来说,有这样的可能:我们采取了某种方法来避免前级后级之间产生耦合,又采取了另一种方法来避免前后级之间的耦合,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却反而产生了耦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