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在21IC里潜水一年多,前几天看了这2个贴才知道21IC里牛人太

[复制链接]
11654|88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tage|  楼主 | 2007-6-10 2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10岁时的六一儿童节,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少年晶体管收音机》做为未带我出去玩的补偿,我跳过“矿石机”从单管来复再生式收音机开始到5年级小学毕业时已完成了7管超外差式收音机,那年我12岁。初二我用了整整一年的业余时间装了一台全分立元件的晶体管黑白电视,高中时已能维修包括当年最“高级”的家电——彩电在内的所有家用电器,并做了一台苏联714M卫星电视接收机。考大学时,认为自己的电子技术应该已经不错了,所以第一志愿就未报电子专业。后来在大三时开始玩MCU,当年一片8031都要近百元,毕业时已做了三个MCU的应用设计,毕业后就自然的吃电子设计这碗饭了。如果你认为电子技术很好玩,电子元件很可爱,动起手来能够乐在其中,那你不想成为“高手”都难。


俺1992年(22岁)用49块TTL,CMOS,分立集成IC自行设计了一星期后精确到分钟,100存贮(通道打乱任意存放)50次任意开关,6条指令,钟频10Kz的8通道输出的任意定时器.指令数据并行译码,单周期执行.

1993年开始玩(z80)TP801单板机--当时用的是16进制机器码手工输入,偏移量要自行计算,三天后就能在机子数码管上做字母表演.

自以为水平还可以,看完上面2贴回复,感觉心里如秋风扫落叶般凄凉。自愧不如。看来只有后天努力了。还 有没有大虾有这样的经历,说出来也让大家羡慕一下。

相关帖子

沙发
hq_y| | 2007-6-10 23:30 | 只看该作者

那个时候好像都是这样的,呵呵

51当时已经有了汇编语言的编译器,但是Z80好像没有,我的一个同事使用68705,方法跟以下的类似~~~~~~~~~而且做的是产品
---------------------------------------------------------------------

1993年开始玩(z80)TP801单板机--当时用的是16进制机器码手工输入,偏移量要自行计算,三天后就能在机子数码管上做字母表演.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tage|  楼主 | 2007-6-10 23:32 | 只看该作者

hq_y

你也挺牛,怎么晚还不睡觉。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hotpower| | 2007-6-10 23:34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比我晚了10年玩TP801单板机~~~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tage|  楼主 | 2007-6-10 23:44 | 只看该作者

hotpower是老老老老前辈了吧。

1978 年,经过文化大革命后,我国高校教学、科研开始走上正轨的时候,对科技发展新动向很敏感的我校二系主任龚为珽老师,对国外七十年代以后出现并成为最热门的新技术——微处理器十分关注。亲自带领二系几位老师(徐家栋、吴定荣、颜超及从射流研究室调来的刘川贤)成立自动化研究室。目标就是对准微处理机及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为了壮大这支队伍,先后又调进陈平、靳彤老师及原二系优秀毕业生候伯文等同志以及自装车间的技术人员及工人。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既无资金,又四轴飞行器,无从下手。 1979 年除部分同志参与校组织的激光打印机研制工作外(注:我校激光打印机获北京市 1980 年科技成果一等奖),大家还是在查找和钻研微处理机资料的前期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来了: 1980 年初,香港一家公司在北京的一次展览会上,展出美国的一种教学用的 Z80 单板微型机,在给参观者表演此机的功能时,出了故障。参展的香港商人不懂此种微型机的具体技术,通过当时我校科研处的李世伟同志,拿到我研究室让老师们看一看。由于研究室老师事前钻研过微处理机资料,聪明能干的吴定荣老师很快找到该单板微型机的故障,并加以解决。第二天港商知道此微机修好的消息后,十分惊讶!觉得北工大确实有懂行的人才。于是把此单板微型机送给了我们研究室,并建议与我校合作进行微机的开发、研究、生产。这对我们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双方很快达成协议。协议书规定由此家港商负责进口国外芯片、元器件,我们负责软件和硬件线路的开发。有了这台美国的样机,大家非常高兴,马上进行反复试验。徐家栋和颜超两位老师把单板机英文的资料翻译成中文;吴定荣等老师把其硬件吃透后,设计出新的单板机硬件。侯伯文老师用了几个晚上读懂并消化吸收了样机的监控程序(该机的系统软件)。侯老师又和吴老师紧密配合,重新编排了新单板机的监控程序。新型单板样机由研究室刘淑清等技术工人精心焊接。新机内存是原样机的四倍,功能也比样机更齐全,并可直接用在工业自动化和教学实验中。新样机完成并试验合格后,港商公司十分满意。双方共同为此新产品取名为 TP801 单板微型计算机。港商表示要立即批量进来芯片及必需的器件,由北工大生产。此时李世伟与我校原三系电子厂联系,让该厂转产(该厂以前生产稳压电源),专门从事 TP801 单板机的生产。这样又有了几十位技术人员和工人的生产厂家。不久批量 TP801 单板机投放市场;同时由研究室龚为珽等老师编辑出版了有关单板机的教材;再由研究室老师主讲的 TP801 单板机原理及其应用的学习班一期又一期的举办。学习班在北京、在全国办了几十期,参加者蜂拥而来,效果非常显著。报名参加学习班的有从全国各地来的高校教师、科研部门和工厂的技术骨干。由于在当时 TP801 单板机是我国第一台功能较好且实用性较强的单板机。全国各地厂矿企业、研究所及高校纷纷前来购买。各单位都是几十、几百台的购买,如有一次清华大学一下子就购买一百台,以致于有时产品供不应求。北京工业大学也由此而在全国名声大振。全国许多专业人士异口同声地称赞北工大的 TP801 单板机是中国电子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厂是全国高校校办产业的典范!等等。北工大二系自动化研究室后来扩大为微机应用研究所。在已有的成绩基础上,他们继续努力,又完成了 TP803 、 TP805 、 TP807 、 TPSTD 等系列型号工业微机和几十种接口板的研制。还在工程项目的应用上做出了很大成绩。并且在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方面有很多贡献。这里就不多说了。 

通过 TP801 单板微型计算机这一著名产品的研制及生产的实例,我们可看到改革开放对我国科技进步、生产建设和经济腾飞起了多么巨大的促进作用!也可以看到我们北工大教职工有团结合作、刻苦钻研、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优良传统!只要我们继续发扬这种优良传统,我们就能在教学、科研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就能把北工大办成完全符合“ 211 工程”要求的全国著名大学。 

查了一下baidu  看来hotpower不是乱说的。hotpower别介意。TP801是什么我没听过。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
hq_y| | 2007-6-10 23:50 | 只看该作者

北京工业大学原来在中关村的西边街上,有一个很大的门脸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
hotpower| | 2007-6-11 00:05 | 只看该作者

TP801的监控程序是最倒塌的了~~~

按键LED灯灭,...那时要有网络,我会张口XX其监控程序的误人子弟的举动~~~

所以我们当时买的TP801单板机的监控程序都采用的我在网上散布的
"零耗时键盘".

我现在记得90口是244列扫描接收键盘.273管显示和行扫描.

哈哈~~~记得我用CTC做除法的倒塌举动~~~

那时只要有人能说出Z80的汇编助记符,菜农会倒塌不到3秒说出汇编后的机器码~~~

不过当时在与JS130比起来,还是TP801先进些~~~

它败给8031的问题所在是它要外扩PIO/CTC和8155/8255等倒塌的芯片~~~

8031一个小小的273地址锁存就足以把Z80倒塌~~~

回首往事能活着站着到今日,自贺一番才是~~~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
computer00| | 2007-6-11 00:41 | 只看该作者

倒塌了.... 全是古董...改天买几个回来收藏.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
chunyang| | 2007-6-11 00:59 | 只看该作者

老Hot才是牛人一个,而且还是老牛伏枥

圈圈则是后浪之秀。
当年读书时已经有了计算机原理课,就是基于Z80的,微机实验课也是基于TP801,只是MCS51当时已开始逐渐流行,所以我才跳过Z80直接玩“单片机”,这个“单片机”的误名就是那时流行起来的,针对TP801的“单板”,可以说没有TP801就不会有“单片机”这个词,结果现在这个误名反而没法改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
computer00| | 2007-6-11 01:05 | 只看该作者

我高中的时候在旧书店搞到一本Z80的书,当时还想做个单板

都有构思该如何去写程序的了,用拨码开关之类的,可是没条件,哎,

后来上了大一用了51单片机,就再也没去想过单板机的事了,哈哈...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
maychang| | 2007-6-11 06:42 | 只看该作者

老牛伏枥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2
木头东瓜| | 2007-6-11 07:14 | 只看该作者

都是老牛啦

嘿嘿
俺没玩过晶体管收音机,就收音机天线玩得多
至于单片机,就一开始在中学科技里面接触了一点
和前辈比,白白浪费了几年光阴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3
maychang| | 2007-6-11 07:34 | 只看该作者

当初第一个EPROM编程器是手动输入机器码

而且穷光蛋,做不起电路板,所有电路都是用漆包线联起来的。输入2k字节就要一天时间,检查一遍又是一天。擦除用不起紫外灯,放到太阳下面晒,要晒差不多一周时间。
现在这个编程器还在,留做纪念。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4
1121| | 2007-6-11 10:19 | 只看该作者

1993年开始玩(z80)TP801单板机

说出来也让大家羡慕一下?
在90年之前,俺就玩过48和51了。哈,不光是玩,48做过产品卖过¥,51搞过项目获过奖。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5
电子老鹰| | 2007-6-11 10:31 | 只看该作者

都是牛人,羡慕呀!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6
michael_li| | 2007-6-11 12:11 | 只看该作者

挖考

这里的牛人太多了
我自惭形秽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7
GUSTO| | 2007-6-11 12:4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好玩...

"擦除用不起紫外灯,放到太阳下面晒,要晒差不多一周时间。"

先锋牛人呀。.看到笑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
SEAN_DZH| | 2007-6-11 15:11 | 只看该作者

都是老前辈呀!

真的佩服你们,不我来21IC也就一年时间!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
呆头呆脑| | 2007-6-11 15:53 | 只看该作者

牛人真的很多

我在93年(初中的时候)见过三极管实物,不过当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到大学快毕业(2000),才真正开始做单片这类东西。

和上面的老牛比起来,真是自惭形秽啊。

佩服前面的几个大牛,比如hotpower、王奉瑾等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0
tyw| | 2007-6-11 17:44 | 只看该作者

56年你在哪里


那时俺在爬屋顶,架蜘网板天线,装矿石机,哈哈
83年玩8035
90年组装286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0

主题

566

帖子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