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新手报到,新手提问

[复制链接]
3121|23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红色钢铁|  楼主 | 2011-4-13 16: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红色钢铁 于 2011-4-13 16:50 编辑

大家好!

从今天开始,我正式开始学习电子技术了!所以在这个大名鼎鼎的论坛潜水5~6年后,我今天正式浮出水面!

开始学习的原因是:我考上研了,进实验室了,开始做电了。

本科时候考研考得不顺利,毕业一年后才考上。期间工作了半年,复习了半年。

为什么潜了这么长时间水呢?因为我大一的时候就进入了科协,开始做一些技术方面的东西了,所以经学长介绍,来到了21ic,查查资料什么的。

不过后来,我转向了机械。他们说我做机械挺有天赋的(不过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我力气大,能吃苦),所以在社团的分工中我一直负责机械。所以电子技术方面基本上荒废了。

在社团一直做比赛什么的,挑战杯、机械赛……这一定程度上耽误了学习,这是我没有及时考上研的一个显性原因。

这些都过去了。反正现在我考上研了,生活又回到了我之前设计的道路上。

综上,对于电子技术,作为一个偏电的机械电子专业毕业生,

◆我的基础是:

本科学过电分、模电、数电、微机原理、C语言,但说实话学得不怎么样。模电数电因为考研的时候是专业课,所以完整得复习了一遍,相比较其他课感觉稍微自信一点。

实际接触(仅仅只是接触而已,“做”谈不上)过一些东西,焊过板子,学过画PCB,简单、入门地调过一点51.

◆我现在面对的情况是:

离正式入学还有好几个月(九月份新生入学),导师让我进实验室帮忙(因为我还是有点动手能力的——工作的半年是在学校的另一个研究所做的,这个在学院也算是有点名气),发生活费。

实验室主要做的是一些激光探测方面的东西,涉及到的东西主要有嵌入式(单片机、DSP、FPGA都用)、模电技术(比如激光电路里经常遇到的尖峰脉冲信号的产生和处理)。

◆我现在基本的想法是:

帮老师做一做模拟电路(这是他交给我的任务,现在马上就有一个用分立元件搭尖峰脉冲放大电路的活儿)的工作,借这个机会掌握画PCB的技术。自己底下开始学习51单片机,以此作为切入点学习嵌入式技术。

◆我作为一个菜鸟,现在想问老鸟的问题是:

1、做电子研发,专门花功夫去学习电路仿真技术有没有必要?有多大必要?

2、~,就我面对的任务——对速度要求很高的模拟电路、数模混合、嵌入式,用什么仿真软件比较好?Multisim可以吗?或者你们有什么别的好的推荐?

3、如果我决定学Multisim电路仿真,给推荐本书,以及别的一些好的学习资源,比如论坛什么的。顺便给推荐一本学Protel的书,我用的是Altium Designer 10.

-----------------

暂时就这些了,对于我这个刚准备开始的菜鸟,还望各位老鸟和大侠不吝赐教。

谢谢!

相关帖子

沙发
mmax| | 2011-4-13 17:03 | 只看该作者
看样子你鼓了很大劲,准备大干一场了。

保持你的热情!多来论坛提问题和尝试解答别人问题。

仿真很有必要的!!软件用过不多,不做推荐。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红色钢铁|  楼主 | 2011-4-13 20:09 | 只看该作者
看样子你鼓了很大劲,准备大干一场了。

保持你的热情!多来论坛提问题和尝试解答别人问题。

仿真很有必要的!!软件用过不多,不做推荐。
mmax 发表于 2011-4-13 17:03

谢谢!感谢你对我的鼓励。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老鱼探戈| | 2011-4-16 13:18 | 只看该作者
先支持一下!
1、有必要,但是不大,关键是实践
2、Multisim可以,不过proteus也不错,简单易学,可以顺便学习画PCB
3、拿PROTEL DXP的书学习就可以了,操作基本一样。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红色钢铁|  楼主 | 2011-4-18 09:58 | 只看该作者
先支持一下!
1、有必要,但是不大,关键是实践
2、Multisim可以,不过proteus也不错,简单易学,可以顺便学习画PCB
3、拿PROTEL DXP的书学习就可以了,操作基本一样。 ...
老鱼探戈 发表于 2011-4-16 13:18

谢谢!

我现在正在学Multisim.我正在看视频教程,准备这个结束之后再对着书深入一点的学一下。我买了一本书,是王连英的《基于Multisim 10的电子仿真实验与设计》,北邮出的。感觉这本书理论性、基础性比较强一些,似乎要深入一些。

Protel其实我以前对着书学过一遍,只是没有画过实际的东西。我现在不准备再对着书重新学了,等有东西做了,我对着视频教程走一遍就行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
iC921| | 2011-4-18 10:24 | 只看该作者
热忱是成功的基石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
我心依久| | 2011-4-18 11:19 | 只看该作者
随时学习是有必要的,理论结合实践最为实际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
红色钢铁|  楼主 | 2011-4-18 14:11 | 只看该作者
6# iC921
谢谢。

但我也知道只有基石是建不成大厦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
红色钢铁|  楼主 | 2011-4-18 14:12 | 只看该作者
随时学习是有必要的,理论结合实践最为实际
我心依久 发表于 2011-4-18 11:19

很有道理。谢谢你。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
电子write_cai| | 2011-4-18 19:00 | 只看该作者
你好,首先恭喜哈,研究生是我向往的学历,所以我想咨询一下“经历者”,我虽然是大专生,但我也了解到了有2年的工作经验就可以考研究生了,我问下哈,在考研究生之前要必备什么样的基础?

我们就不谈怎么报名之类的,我就问下需要看什么资料?譬如我要考某大学的电子信息学院的研究生,我看到有这个叫:公共基础课是什么啊 ?我也不懂啦, 您能详细地说一下考研过程吗?
1# 红色钢铁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
红色钢铁|  楼主 | 2011-4-19 21: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色钢铁 于 2011-4-19 22:03 编辑
你好,首先恭喜哈,研究生是我向往的学历,所以我想咨询一下“经历者”,我虽然是大专生,但我也了解到了有2年的工作经验就可以考研究生了,我问下哈,在考研究生之前要必备什么样的基础?

我们就不谈怎么报名之类 ...
电子write_cai 发表于 2011-4-18 19:00

先简单回答你的问题:

1、公共基础课应该是数学、英语、政治这3门公共课(具体是什么,你得查一下你报考学校的招生目录,那上面会明确告诉你考哪几门课,以这个为准);

2、考研的过程(以我为例,按时间顺序)一般是:
复习-->网上报名-->复习-->现场确认-->复习-->初试-->等结果-->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各学校不一样)-->等着入学(复试成绩出来后,可以开始联系导师。联系好后,往届生且能做一些事情的话可以考虑提前进入实验室开始学习和做事,导师有钱的话会发一些生活费。我现在的情况是这样)

关于怎么准备:

一般需要考4门课: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

前3门是公共课,国家统一命题。专业课由所报考学校自己命题。

前3门因为是公共的,所以网上有很多复习方法的介绍,可以自己查。(公共基础课应该就是这个。)

个人觉得复习方法的区别是个人的基础。

基础好的可以准备的时间短一些,不必复习那么基础的东西,主要是多练习;

基础不是很好的,建议多花一些时间重新学一学,基础的东西要再巩固一下。我主要是指数学。

我是辞了工作全职复习了半年,每天复习12个小时左右。因为我基础不好,我要保证万无一失。

专业课,如果是考电类专业的话,一般就是电相关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2
jaway| | 2011-4-19 23:33 | 只看该作者
2# mmax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3
jaway| | 2011-4-19 23:33 | 只看该作者
ds gs gfsg fsf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4
yyjpyoe| | 2011-4-20 21:36 | 只看该作者
恭喜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5
garytan| | 2011-4-22 09:27 | 只看该作者
只要踏踏实实的学习就会有收获,只要不在意自己的汇报就会很开心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6
xiaofenglu| | 2011-4-22 21:13 | 只看该作者
先找几本相关的书跟着学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7
Dragon-6| | 2011-4-23 17:10 | 只看该作者
随时学习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
406514993| | 2011-4-25 21:08 | 只看该作者
鄙人意见:multisim是非常有必要学的,好多东西你要实践一下,就可以用它来仿真,在还有一个不错的仿真软件proteus,这个也不错,主要去单片机仿真,如ARM。书我也看的不多,推荐一本我看过的,我觉得不错,altium designer winter 09电路设计入门与提高,韩国栋,赵月飞等人编写,化学化工出版社。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
hengshao| | 2011-4-25 22:13 | 只看该作者
路过学习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0
crr05724102| | 2011-4-30 00:13 | 只看该作者
**就是胜利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

主题

105

帖子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