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买到《感悟设计》,大家对这本书的印象如何?

  [复制链接]
9712|50
 楼主| alamo2009 发表于 2011-7-21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下午收到快递送来的《感悟设计》,今天早上带到公司,走到半路下暴雨,虽然我保护的很好,但是还是淋湿了!
今天看了前三章。
感觉这这书就是扯淡的,用大篇篇幅在讲医学,而且讲完之后没有通过完整的连词将医学和电子设计衔接起来,也没有让人从医学自然而然的联想的电子设计。
我看书并不是想学单片机或者模拟电路,我是想看一下高手的思维,但是这本书把我没领上道。
不知大家对这本书有和印象?
还有,24页有个错误。
原式:Y = (R*1224)/1000 + (G*2404)/4096 + (B*467)/4096
应该改为:Y = (R*1224)/4096 + (G*2404)/4096 + (B*467)/4096
似是而非 发表于 2011-7-21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的书评写的不错啊
cbb0416 发表于 2011-7-21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过,不清楚!
ycz9999 发表于 2011-7-22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是这个坛子里的一位大侠写的
程序匠人 发表于 2011-7-22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在原创。

评价一本书,有很多标准。如果你要的是那种行文四平八稳、没有错漏、面面俱到的“教科书”。那么这本书显然不适合你。

这本书,名为《感悟》,我认为,是以交流为目的,而不是以灌输为目的。
老老实实 发表于 2011-7-22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我看过了,觉得真的不错,随便说一下我认为的优点:
1、内容不枯燥,涵盖的内容也比较多
2、书里面阐述的思想性的东西,我觉得很好,可能自己的级别还没达到,所以很多的东西需要自己慢慢琢磨
3、另外通过书的内容,真的可以看出作者在很用心的写这本书
automation123 发表于 2011-7-22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听说过,没拜读过,呵呵
原野之狼 发表于 2011-7-22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是在告诉你他是怎么悟的,以及悟出了什么。
至于这些东东是不是适合你,慢慢悟去吧~
xoyo 发表于 2011-7-22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oyo 于 2011-7-22 20:14 编辑

确实是本不错的好书,就看你怎么用了
ya_song 发表于 2011-7-22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的书评写的不错啊
chen3bing 发表于 2011-7-22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错!
autopccopy 发表于 2011-7-22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出就买了,觉得很好!
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非教科书)
gaohq 发表于 2011-7-22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要的是工具书啊。
刘前辈 发表于 2011-7-22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看到一篇**:一位大侠某一天拿起自己7年前扔在角落里的一本IT杂志,突然发现他想了5年没想通的问题,杂志上写的一清二楚。他由此感悟:

     一本书的内容,对它的读者感觉来说,不同层次的读者感觉是不一样的。写书的人,都是拎着一桶水的,他能给读者的,可能只有一杯水。对作者来说,他能拎的是多大的桶?对读者来说,自己的杯子有多大?——你需要装什么样的水。(如果你不需要,书写的再好你也没兴趣。)

     如果你的杯子正好需要《感悟》桶里的水,那么《感悟》就是好书。
     如果你的杯子比《感悟》的作者的桶还大,那读《感悟》就感觉尽是垃圾。——全由读者自己的水平层次决定。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4 收起 理由
yu19879918 + 1
Cortex-M0 + 1
大道至简 + 2

查看全部评分

Chaos_zc 发表于 2011-7-22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看过,觉得确实是本好书。如何评价一本书好与坏,首先这是本作者用心写的书,讲的也是作者通过自己经验总结出的感悟。不是那些东平西凑的书能相提并论的。设计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当一个人技术和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往往注重的是设计的思想。若读者没产生共鸣,那是因为你没有相似的经验和体会。往往和十个人说一句同样的话,只有曾经有过相似经历或体验的人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
刘前辈 发表于 2011-7-23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前辈 于 2011-8-17 12:54 编辑

从网上看到一篇评论这本书的**,大意:如果有一点错误,那叫“瑕不掩瑜”,任何书都难免的。如果再多一点错误,那叫“瑕瑜互见”,仍然可以是好书。如果通篇2、3章整章都是明显的低级错误,那叫“反面教材”。

我喜欢看反面教材。
经典教材你看了十几本,也许没什么印象。但是如若考试,自己犯错一次,就一生不忘。看别人怎么犯错效果其次。

有些书名《……常见错误》,这类书价值很高,可惜写的人太少了。我想是因为“经典内容可以到处抄别人的书,但是若要写常见错误内容,你没地方抄。”

我下次写《keil-C51应用常见错误》一定会抄《感悟设计》第17章,19章的内容。


、、
qin552011373 发表于 2011-8-17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呵  这样子
大道至简 发表于 2011-8-17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有人讨论俺的书了,再次被人提起,蛮开心的。
希望十年后还有人记得俺这个书。。。。。
程序匠人 发表于 2011-8-17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有人讨论俺的书了,再次被人提起,蛮开心的。
希望十年后还有人记得俺这个书。。。。。
大道至简 发表于 2011-8-17 17:07


放心吧,十年后我还会记得你这本书的。呵呵。
donkey89 发表于 2011-8-17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我也去买一本,当当网有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

主题

137

帖子

1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