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的症状多动多样,家长总是分辨不清
比如:
肌肉抽动所导致的干咳误诊为慢性咽炎、气管炎
将眨眼、皱眉误诊为眼结膜炎
将吸鼻子诊为慢性鼻炎
孩子吭吭“清嗓子”误诊为咽炎
甩脖子,诊为颈椎病等
观察频率,排除了其他病理原因
首先,我们先来再复习一下抽动症的概念。
抽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运动性障碍,又称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起病年龄在2-21岁,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抽动。
这里总结2个判断点。
①观察频率
受表现的特点启发,家长可以关注一下孩子症状的“频率”,而且,在某个时候(比如情绪紧张、多度兴奋、疲劳),会特别频繁,并不能自控。
比如像下面这张图,可以明显感觉到这种“异常”。
②孩子症状时好时坏(排除其他病理性原因)
除了频率之外,还有一个可怀疑点——孩子症状时好时坏(排除其他病理性原因)
有个孩子叫欢欢,刚上幼儿园就经常出现咳嗽,后来的几年,先当呼吸系统疾病后又误认为是鼻炎,到了9岁才确诊抽动症。
这走的弯路可想而知。拿这个例子说,如果孩子干咳的情况经常出现,并超过一年以上,那就需要怀疑是不是抽动症了。
看了上面的介绍我们的家长知道怎么判断抽动症了吗?如果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加我们的微信:des6011继续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