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极跟随器和自举——一个常识性的问题

[复制链接]
4877|87
Lgz2006 发表于 2019-1-9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5555,6108是大shi的什么徒弟?

评论

@OTB 近来可好,快来评评理儿,k5污蔑你有个学生。  发表于 2019-1-9 15:24
@Lgz2006 :同意。他俩没有什么共同之处。K5眼力不行。  发表于 2019-1-9 14:20
@king5555,他俩毫无共同之处,在我看来  发表于 2019-1-9 12:51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6 两位的思路丶风格丶调调,几乎一模一样,称之师徒很贴切。

查看全部评分

hk6108 发表于 2019-1-9 13: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19-1-9 07:24
6108借用“跟随”无大碍,问题在于错误以为采用自举以后,跟随结果更返于1。 ...

Vout 跟 Vin 的关系,只取决于管子自已及 Re,
自举的作用,只是令讯号源(或前级)只需给出 δIe 所需的 δIb 就够了,甭使多余的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Lgz2006 发表于 2019-1-9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hk6108 发表于 2019-1-9 13:05
Vout 跟 Vin 的关系,只取决于管子自已及 Re,
自举的作用,只是令讯号源(或前级)只需给出 δIe 所需的  ...

你在12L表述不符合内地行文习惯,不是特别能看懂。
以你功底理解这个不成问题,只是表述不当。
我重复一遍你看有否毛病:自举不能提高以Vout/Vin为指标评价的跟随精度。
 楼主| HWM 发表于 2019-1-9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帖:

关于“自举”(Bootstrapping)
https://bbs.21ic.com/icview-2613884-1-1.html
 楼主| HWM 发表于 2019-1-9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hk6108 发表于 2019-1-9 13:05
Vout 跟 Vin 的关系,只取决于管子自已及 Re,
自举的作用,只是令讯号源(或前级)只需给出 δIe 所需的  ...

建议仔细看原帖所引的那个图,以及我所给的那个反馈例子(注意其中的R1和R2)。
Lgz2006 发表于 2019-1-9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gz2006 于 2019-1-9 14:04 编辑

这个不用看这看那,这两位中学生分得比楼主清晰。
BJT射极跟随器基本电路,提高输入阻抗的唯一电路参数只有Hfe和Re.
要求更高时,非主通路的偏路也不得不考虑了,这就是自举的目的。
它提高的是整个放大电路的阻抗,而与“射极输出器”无关。

解决问题要分开裆,因为它们的原理不是一样的,技术路径也不一样。

评论

自举 不影响 射极输出器 本身,这可说到点子上了。  发表于 2019-1-12 18:22
 楼主| HWM 发表于 2019-1-9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19-1-9 14:02
这个不用看这看那,这两位中学生分得比楼主清晰。
BJT射极跟随器基本电路,提高输入阻抗的唯一电路参数只有 ...

看清楚下面这段了吗?

射极跟随器原本就是一个电压串联负反馈,由Blackman公式可知其可以“提高输入阻抗”。而相关电路中还引入了自举——电压并联正反馈,其也可以提高输入阻抗,这同样可以从Blackman公式中看出。

评论

电压并联无反馈好不好  发表于 2019-1-9 14:37
Lgz2006 发表于 2019-1-9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有靓点在此
老抽反复加重借用负反馈电路四模之一:电压并联。似无大错,学医不精啊!
当电路稳定时,不排除另有正的反馈模式存在,故暂可不计较政府。
R3交流跨接于BE两端,也即“净输入信号”两端,开始感觉反馈滑稽了。
几经努力,跟随精度很高,取理想100%跟随,即Vo=Vi.
显然此时iR3=0,并联反馈量也等于个零。这是不是应该叫做“无反馈”啊?!
——尽管你的“反馈”形式还真的是“电压”形。
 楼主| HWM 发表于 2019-1-9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19-1-9 14:34
更有靓点在此
老抽反复加重借用负反馈电路四模之一:电压并联。似无大错,学医不精啊!
当电路稳定时,不排 ...

“电压并联无反馈好不好”

有反馈。

评论

自举更特出它的特有的应用。  发表于 2019-1-9 18:32
我一直认为反馈与自举是二个一体二面的说法。信号流从后到前的都叫反馈。  发表于 2019-1-9 18:31
有。没有。有。没有。。。俺说不过你。你给个这种正反馈通式吧。  发表于 2019-1-9 14:53
 楼主| HWM 发表于 2019-1-9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压(或电流)串联(或并联)反馈,可以是负反馈正反馈

评论

政府不计较,只论反馈有无  发表于 2019-1-9 14:50
zyj9490 发表于 2019-1-9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yj9490 于 2019-1-10 07:06 编辑
Lgz2006 发表于 2019-1-9 14:02
这个不用看这看那,这两位中学生分得比楼主清晰。
BJT射极跟随器基本电路,提高输入阻抗的唯一电路参数只有 ...

从B 极看进去的阻抗确实是HFE和RE有重大关糸,为了提高输入端阻抗,在非B极支路的阻抗可用自举信号实现,还有一种方法恒流偏置即另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或供电),此二种方法都可实现低的直流电阻获得高的交流阻抗。IC中以后种为常见。

评论

再者,运放 (尤其是处理声音信息的)我想不会留个接口给你加自举的吧 (至少没见过),直流配置用的都是恒流元,不佔交流动态,电路结构简单,电压增益高,而且省电。  发表于 2019-1-11 22:13
斗鱼哥的话不无道理, 一台高保真发烧音响,频率范围是 0至几百KHz,那个 “0”,只有 OCL 架构才做得到,自举需要电容,那不就拖了这功放的腿 (甚至不配称为 OCL 了) 了吗?  发表于 2019-1-11 21:54
恒流偏置,电路可悬停于任何状态,自举,是阻容耦合,有零点的,频率太低就疲软了,悬停更是不行。  发表于 2019-1-10 00:28
令人惊奇的是,两位香港中等学历助工却能把“反馈”,“自举”两个概念搞得如此清晰! 这么多年21家竟然一直含混纠缠理不清。  发表于 2019-1-9 19:33
hk6108 发表于 2019-1-11 22: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自举是正反馈没毛病,
但是,三极管射随器的 输出热端,正是输入的「地」端!
电阻由射极拉到基极,只是跟发射结並联,加电容也不行,只会变成 旁路电容,必须在电容与基极之间插入电阻,自举的作用才可发挥。

评论

“自举。其反馈並非跟讯号叠加”,“说自举是正反馈没毛病”,怎么理解这矛盾的两句?  发表于 2019-1-16 08:55
不短路,若取0.1欧算刁难。取10欧,正反馈瓦不瓦解?  发表于 2019-1-15 20:02
像 12楼 那个电路,若把 R3 短路,正反馈即告瓦解!  发表于 2019-1-11 22:33
hk6108 发表于 2019-1-12 15: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已入门者而言,这确是常识得不行的问题,
如果基极只有讯号源,没任何周边配置,那么,自举就缺乏物质条件,无从实现!
抒解周边配置对前级(或讯号源)的负荷,提高射随器的输出电压摆幅,是自举的两大功效,
射随器的静态工作点如果是以恒流元给定的,就两效俱全,否则,输出摆幅问题没自举不行,
讯号与偏置,终归都是 基极电流,讯号就那么点儿,周边配置被「和谐」了,射随器就能分得较多的份额,输出也就增加,这就是自举的『正反馈』效果,但是,自举绝非再生,造成射随器输出所需的 主体 Ib,自举慨不代支,这点请大家务必清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5 您12楼图,若R3短路而射极又串聯一扼流圈,就变成超再生的猝熄振盪源。

查看全部评分

Lgz2006 发表于 2019-1-15 07: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这么强大,没有办法,叫恁打败啦!恁俩趋同啦,自举正馈论又为射随正馈论提供了另一个认识途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6 讲真理的沒來讲话,答案未定论,等真理出现才能定论。

查看全部评分

Lgz2006 发表于 2019-1-15 19: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哦?还有个“讲真理”的人儿?
为了“做伪证”,吸收反射,端口参量,什么都搬出来了。搬个提高等效阻抗推算式,既说明不了反馈,更没当做“正”来认识。
反或正,有馈无馈,已经成为一个认识问题,不是技术也不是学术。

评论

希望没有挑拨到,老chang老抽老9,3老并列,仅此3老,不分仲伯。  发表于 2019-1-16 08:52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5 您白混了,只知道老張,不知道老九就是追求真理。

查看全部评分

hk6108 发表于 2019-1-16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自举电容的作用,其实就相当于那个 Vbb,完完全全是个货真价实的偏置,
但在自举电路中,Vbb 却是『把输出传送回输入端(跟来自电阻分压网络的偏置只是一个电阻之隔)』的桥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输出就是传到分压电阻串的分压节点上,是跟讯号仅一阻之隔才对。  发表于 2019-1-18 01:28
这个得双赞k5。  发表于 2019-1-16 17:15
根本没那么回事,自举信号的反我馈是有讲究,必须有阻抗变换的功能,由低阻变换到高阻,由输出电阻低的输出端取信号反馈到阻抗高的输入端,才能实现。  发表于 2019-1-16 13:42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1 纯粹是电容被交流电短路。共射自偏置也是如此消除因米勒效应

查看全部评分

Lgz2006 发表于 2019-1-16 16: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k6108 发表于 2019-1-16 12:58
@Lgz2006   

自举电容的作用,其实就相当于那个 Vbb,完完全全是个货真价实的偏置,

射极输出做为前置,多为小信号放大,不太计较动态范围。因此自举电容器只考虑其隔直讯号耦合作用,等效阻抗计算时,它是交流短接的。这里,我们只关心它与偏置电阻构成的部分电路是否形成有效反馈。若是,那么它是正的么?若否,就无所谓正负了。
前面,你认为它们不构成反馈,后面却又认为它们形成了正反馈。我想了解怎么认识这一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5 您必須回帖我才能评分一次,且廿字。就是电容被短路。

查看全部评分

hk6108 发表于 2019-1-16 22: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 12楼 那个图,
把 R1 和 R2 拔掉,R3 跟C是甚么,不过就是发射结的旁路而矣,无反馈可言,
把分压电阻链重新接入,拔掉C,你会发觉,R3 已近乎接地,讯号源负荷沉重 (输入阻抗低),
接回电容,就好像 Re 把 R3 托起来那样,亦相当于把分压电阻链拔掉的样子,大漏洞堵住,讯号源感受到的阻抗就高了,
如果讯号源的性质不是恒压源,则输入管子的讯号份额会因漏洞的堵塞而增加,输出也跟着增加,输入阻抗及输出量的增加,就是自举的「正反馈」效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偏置电路加自举,目的是“在保持直流偏置功能下,大力减轻偏置电阻对讯号的分流”。在此,我们只讨论关心“电阻分流”问题。你在22L的等效电路非常正确,怎么又否了呢?  发表于 2019-1-17 07:52
倒管的信号能量是由直流电源转化而来,而非基极提供。  发表于 2019-1-16 22:31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5 不错。本例的交流輸入阻抗如何计算,是不是Xc=0去算。

查看全部评分

Lgz2006 发表于 2019-1-17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5555 你对自举的“正反馈”说法持有什么看法?观点务必明确点,给你组团报名。

hk08自个儿的认识不对自己观点负责,飘忽不定这一点儿倒是像他师傅

评论

@king5555 你只明确说你的观点。  发表于 2019-1-17 08:40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5 您贴上共射极自偏置,集基电阻分成两个其中点有电容接地。

查看全部评分

hk6108 发表于 2019-1-17 21: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19-1-17 07:59
@king5555 你对自举的“正反馈”说法持有什么看法?观点务必明确点,给你组团报名。

hk08自个儿的 ...

22楼的观念我没动摇,射极电压谁建立的,是 Ic !
Ic 出了射极,就变成 Ie,Ie 可流向任何地方,但永不可能从 R3 再次进入基极去的 (串电容还是不行!),
跟随跟随,Vout 是跟着 Vin 走的,这本来合符 正反馈 的前提条件,可问题正如刚才所述,不是反馈系数大小的问题,而是像 22楼 这样的架构根本就起不到 正反馈 的作用!

评论

@Lgz2006 把本应接到负载或输往后级的 电平 耦合到自己的输入侧,这做法就是「反馈」,不过我认为,这 正反馈 是虚有其表。  发表于 2019-1-18 21:59
现在不是纠结“状态建立”,而是在正常状态存在下的交流等效电路,怎么能说是个“电压并联正反馈”?  发表于 2019-1-18 07:34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4 22楼图Rc=0,C不接,射极到in接电阻,此电阻就是正反馈,合成电感器。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