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极跟随器和自举——一个常识性的问题

[复制链接]
4875|87
 楼主| HWM 发表于 2018-12-8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楼主| HWM 发表于 2018-12-8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射极跟随器原本就是一个电压串联负反馈,由Blackman公式可知其可以“提高输入阻抗”。而相关电路中还引入了自举——电压并联正反馈,其也可以提高输入阻抗,这同样可以从Blackman公式中看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1 公式在哪里?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HWM 发表于 2018-12-8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在此需要说明一点,原则上反馈最终只是一个,就是加注在BJT的b-e间的反馈信号。
hk6108 发表于 2018-12-10 18: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讯号源如果是电讯号,摆幅够大而且内阻低,自举是没意义的,讯号源多吃点苦就行。
hk6108 发表于 2018-12-10 19: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反馈,是把输出的部份或全部 按原貌引到输入端,但是,放大器的自举。其反馈並非跟讯号叠加,而是接到偏置网络,放大器对讯号的需求。充其量只能返回无反馈时的水平,不会像 再生 那样代支讯号。
Lgz2006 发表于 2018-12-10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hk6108 发表于 2018-12-10 18:18
讯号源如果是电讯号,摆幅够大而且内阻低,自举是没意义的,讯号源多吃点苦就行。 ...

“自举”的意义不仅在于“对源的影响”,最常见的还有“展宽线性”动态范围,如互补输出的自举。
hk6108 发表于 2018-12-10 22: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举针对的射随类型,是不对称偏置,
单管的,肯定对称不了,半桥或单端推挽的,如果两管同性,也是对称不了的,互补射随,如果它的前级是单管,那就成了不对称偏置,
有人说,自举可使共集变成共射,我不苟同,当前级处于线性区时,射随器依然是共集组态,若前级管截止,则全部驱动由自举电容提供(这就予人共集变共射的错觉)。
hk6108 发表于 2018-12-11 01: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输出耦合电容,一端接射极,另一端则分别接扬声器与基极电阻,
这就好像一个共射电路,当 V1 「截止」 时,V2 的「饱和」就全靠 C3 来支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纠正下,不包括RL  发表于 2018-12-11 16:07
输入阻抗是由RBB,R6,RL提供的  发表于 2018-12-11 16:03
R3从交流等效电路说,并联在BE结的,包括R6,还有R3》》基极看进去的输入阻抗才有效果,不然分析就复杂了。  发表于 2018-12-11 16:02
R3 是维持 V2 导通所需的 Ib 通道,使 C3 能给喇叭通电,V2 的『共射』格局只是对 C3 而言,不是整个电路,对整个电路而言,V2 始终是 共集!  发表于 2018-12-11 12:58
hk6108 发表于 2018-12-11 15: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18-12-10 20:21
“自举”的意义不仅在于“对源的影响”,最常见的还有“展宽线性”动态范围,如互补输出的自举。 ...

请看楼上那图,如果 R3≦BL,则 Ic1≧Ic2,那不就很扯了吗?!
恒流元不管大小,其最小阻值都可减至接近零,V2 以恒流元设定 Ib,则 V1 只需按 Ic1≈Ib2 来选择就够了。

评论

当 V1 开通了,V3 也跟着开通,Ec 通过V3 给疲惫了的 C3 充电 並且往喇叭通电; 电源电压不能影响 Ic,但会影响 Ic 的动态范围,当 V3「饱和」,V1 (这时也「饱和」)承受的电压只有 Ec/2,那么,Ic1 就比没自举时减半,V1 的选取根据这 Ic1 就行。  发表于 2018-12-13 00:40
恒流元,在电路图上只是符号一个,但实际架构会比自举复杂些,自举,能举上亦能拉下,这下拉分担了 Ic1,但始终不及恒流彻底,尤其在低频时的能力更是欠佳。  发表于 2018-12-12 19:00
hk6108 发表于 2018-12-13 01: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18-12-10 20:21
“自举”的意义不仅在于“对源的影响”,最常见的还有“展宽线性”动态范围,如互补输出的自举。 ...

输出耦合电容可使负载(喇叭)得到交流电,在电容供电的阶段,负载电平是超越电源轨的,
这电路的自举是由此电容兼任的,这就让我明白,为何自举可增加前级的电压摆幅,使互补射随的 V2 管的动态范围随之而扩展。
hk6108 发表于 2018-12-13 13: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电路是 电流串联负反馈,属于共射组态没毛病,
但其工作原理,却是 跟随器(共集),不管 Rc 存在与否!
对于讯号源,两个 Rb(尤其是 Rb2) 会造成严重的直流负荷,自举,在这电路中也用得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hk6108 发表于 2019-1-8 21: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k6108 于 2019-1-8 21:27 编辑

一般射随器,输出跟讯号总是相差一个 输入量(此量虽小,但它是讯号信息,是变量),
但自举却是货真价实的跟随 (aVin 跟 Ve 差距颇大,但差额不变),没有C,R2 吃的是 Vin,而 Vin 会承受沉重的直流负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把Rc短路,R2换成喇叭,就可以像8楼那样玩了。  发表于 2019-1-16 00:45
这个不是跟随器,是电流串联负反馈,共射极的,可视为把楼上的电路加了个R3。  发表于 2019-1-16 00:38
Lgz2006 发表于 2019-1-8 21: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这么几天就没印象了,刚才看老抽竟然也说“引入正反馈”,并且还引用负反馈模式“电压并联”。太不严谨。
Lgz2006 发表于 2019-1-8 22: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举见过4种应用场,大多情况下的功能也就起了一个“恒流源”作用。
Lgz2006 发表于 2019-1-8 22: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k6108 发表于 2019-1-8 21:23
一般射随器,输出跟讯号总是相差一个 输入量(此量虽小,但它是讯号信息,是变量),
但自举却是货真价实的跟 ...

错。一般射随器与带自举的射随器并无二样,对Ⅴo/Ⅴi毫无影响,不会因此而更货真价实。在做基本信号分析时先忽略偏置电阻影响,然而当rs较大且以Ⅴo/Ⅴs评价时,往往偏阻分流不可忽略。此时再怎么提高负反馈深度也无济于事,只能采用恒流源偏流才行,自举技巧应运而生。原理很简单:等电位。
Lgz2006 发表于 2019-1-8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gz2006 于 2019-1-8 22:31 编辑
hk6108 发表于 2018-12-10 19:57
反馈,是把输出的部份或全部 按原貌引到输入端,但是,放大器的自举。其反馈並非跟讯号叠加,而是接到偏置 ...


放大器的自举。其反馈並非跟讯号叠加

因此,它就不适合用“反馈”概念。
费晸 发表于 2019-1-9 01: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19-1-8 22:01
自举见过4种应用场,大多情况下的功能也就起了一个“恒流源”作用。

“恒流源”的低端可以是0Hz,自举不行。
费晸 发表于 2019-1-9 01: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k6108 发表于 2019-1-8 21:23
一般射随器,输出跟讯号总是相差一个 输入量(此量虽小,但它是讯号信息,是变量),
但自举却是货真价实的跟 ...

搞清主次,跟随的对像是输入,跟随输入的只是输出,其他位置的动态不要套用“跟随”这个慨念。
Lgz2006 发表于 2019-1-9 06: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费晸 发表于 2019-1-9 01:35
“恒流源”的低端可以是0Hz,自举不行。

你的认识有偏差。0Hz有流,不0Hz无流。哪儿不行了?哪儿理解不了,我给你聊聊。
6108同学基础功底不比你差。

感叹,香港学风扎实!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5 我早就赞赏这位本大师的徒弟。师徒的思路几乎完全一致。

查看全部评分

Lgz2006 发表于 2019-1-9 07: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费晸 发表于 2019-1-9 01:43
搞清主次,跟随的对像是输入,跟随输入的只是输出,其他位置的动态不要套用“跟随”这个慨念。 ...

6108借用“跟随”无大碍,问题在于错误以为采用自举以后,跟随结果更返于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HWM

1231

主题

20954

帖子

151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