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资料分享]

交流电通过电容器的原理

[复制链接]
669|0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rchids|  楼主 | 2018-12-25 14: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交流电通过电容器的原理


     电容器有两块金属极板,极板中间隔着绝缘物。当电容器和电池以及电表串联起来时(图1),电池负极多余的电子就很快地跑到电容器的一块极板上,使它带负电。另一块极板上的电子受到带负电的极板的排斥,很快地跑到电池的正极,于是这块极板就因为失去了电子而带正电。由于电子的运动,使导线里有了电流。但这个电流流动的时间是很短的,极板上很快就能堆满电子,这时电流也就停止了。因此电流表的指针刚一偏转,马上便又回到了零。这种短暂的电流叫做充电电流。

电容器充放电原理


如果把已经充了电的电容器的两块极板用导线短接起来,如图2(为了表头的安全,应该接一个电阻R)。那么,带负电的极板上的电子会很快地从导线里跑到带正电的极板上去。因此导线里也会有电流流动。这种电流流动的时间也很短,我们把它叫做放电电流。不管是充电或放电,时间都很短,而且这个电流是在电容器外的导线里流动的。对直流电来讲,电容器本身是不导电的。

但是当我们把电容器与灯泡串联后接到交流电上去时,就发现灯泡能发出亮光。如果把喇叭或耳机经过电容器接到收音机上,就同样能听到声音。难道说,交流电是可以通过电容器的吗?
交流电源与电池一样,也能不断地供给电子。但是它不像电池那样,老是一个方向不变,而是有规律地变换着方向的:电子一会儿从电源的这个极经过电路流回那一个极;一会儿又从那一个极流回这个极。电容器和交流电源接通后,电子就从负极跑到电容器的一块极板上,对它充电,使这块极板带负电,另一块极板带正电。当电量达到一定数值时,交流电源又改变了方向,原来的负极变成了正极,原来的正极却变成了负极。于是电容器刚充了电的极板又立刻要放电,而且还被电源反向充电。又过了一会,电源的极性又改变了,电容器就又要放电和充电。随着交流电源不断变换极性,电容器的极板就一会儿带负电、一会儿带正电,极板上的电子就因为一会儿充电、一会儿放电在导线里被赶来赶去地流动。它们流过灯泡,就能使灯泡发出亮光。对于电容器来讲,交流电并没有真正通过它,导线里流动的电流实际上是它的充电和放电电流。
尽管交流电并没有真正地通过电容器,但是因为电容器有使电子在电路里不断地流动的本领,所以我们常常在习惯上说:“交流电是能够通过电容器的”。

相关帖子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97

主题

993

帖子

4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