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谁在文献中见过这种压力传感器?

[复制链接]
2932|14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2864|  楼主 | 2008-8-2 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沙发
12864|  楼主 | 2008-8-2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tyw,我诉对方无效的时候检索过的

在2份国内专利中有相同的传感器,但是就同行厂家去年输掉的同样的官司的复审委判决书看,专利局竟然认为,公知技术应用于一个新产品就具备了创造性,比如此前该传感器都应用于手提电子秤,但是如果将该传感器应用于握力计“领域”,就具备了创造性。

我都不知道专利局复审委吃了多少好处,这种对创造性的解释,我在专利法中根本没看到。

所以我想,我需要在教材和文献、手册中找到同样类型的传感器,这样才有可能脱离专利局领域的制约,否则我们公司还是要完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12864|  楼主 | 2008-8-3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郁闷死了

我提交给复审委的证据都是从权利要求书出发的,从技术本身看,无效掉对方专利是没问题的,只是复审委对创造性的解释实在太灵活了,似乎一个计价秤已成公知技术之后,你基于同样原理开发出一个人体秤,也会受到专利保护,这就麻烦了,同样的传感器用于不同的产品,都可能重新产生壁垒,而这个传感器90年代开始已经成为传感器厂家的标准定型产品,只是该传感器一直是用于电子吊秤的,专利权人第一次将其用于握力计就具备了创造性么?

郁闷。。。tyw兄有办法化解么?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12864|  楼主 | 2008-8-3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tyw,当然没啥顾及的了

关于机械结构部分,我检索了一大堆日本过期专利可以覆盖,现在问题就在于传感器部分了,我的证据是3个国内专利:
1、92102476.2
2、92205972.1
3、95221202.1
我这三个证据都和电子吊秤产品相关,虽然1中主要是测力传感器,但摘要里面偏偏又说这些传感器是供电子吊秤使用,唉。

倒是找到一些使用相同原理、不同形状弹性梁的电子握力计,但似乎这个说服力不强。

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中规定,"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这种新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产业上制造出具有使用价值和实际用途的产品。显然,实用新型专利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实用新型必须是一种产品,并适于实用的产品。如仪器、设备、用具或日用品;二是它必须具有一定的形状和结构。如果是没有固定形态的物质,如气体、液体、呈粉末状的固体(砂糖、面粉)等,均不能成为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对象。

这样看来,似乎公知技术应用于新产品的确是可以产生实用新型的


相关链接:http://search.sipo.gov.cn/sipo/zljs/hyjs-yx-new.jsp?recid=CN97216613.0&leixin=syxx&title=握力计&ipc=G01L1/22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12864|  楼主 | 2008-8-3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感器是买来的

但传感器厂家自己也说这款传感器是1992年为了电子吊秤而开发的。

从手头上的日本握力计的专利来看,机械结构方面都可以覆盖对手的专利,只是传感器不同,用这3个国内的传感器组合吧,本来从技术本身已经很完美了,可惜复审委认为应用于称重的传感器和握力计属于不同领域。专利权人是第一个把这种传感器应用于握力计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唉。。。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
12864|  楼主 | 2008-8-6 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tyw!

继续找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

主题

93

帖子

1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