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意欲获得较大容量(>10uF)的交流电容器还是比较困难的,常见只有(金属化)纸介的,体积大价格高。
铝电解电容器倒是有些年头了,可惜当初只能生产有“极性”型号产品,无法直接用到交流回路中。
世上总有些聪明人不甘守旧,竟然想到了用两只(同型同格)“背靠背”串联一起,形成大约相当于单个标称容量一半的“交流”电容器。
没毛病啊。有些经历的人们都见过这种应用,多在劣质小音箱中做“分频电容”之用,不发烧时倒也听不出什么两样。
这种业余应用的“成功”,并非纯粹实用主义的偶然,确实符合电化学支持的<铝电解电容器等效极性电路>原理,前面已有老9列举。
细心的人们自然发现,图一简单应用电路会出现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工作元件不满足“电解电容器规范应用必须按极性连接”条件。
当硅器件不再高高在上时,人们不再局限于等效的“内单向”机制,转而寻求并获得了性能更好的外部电路。
前面有老chang电路仿真证实,复合元件电路很好实现了基本的电容器功能,完全可以用在交流负载串联等电路中。
其原理是:两靠背儿电解电容器形成0.5C,两二极管电路为它俩提供了工作所需的直流“偏”压。满足了规范条件要求,各得其所。
当然,该电路并不能在所有方面都获得满意特性,完全的商业化应用并不一定适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