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PPT内容的解说

[复制链接]
1183|12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uku977|  楼主 | 2019-5-12 16:4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uku977 于 2019-5-12 16:51 编辑

首先,我在原帖中已说,PPT中插入电路是以为很多人痛恨理论,所以PPT内容难免有所不连续。


其次,电解电容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一个分支,远远超出了电路理论与分析的范畴。
例如电容的寿命模型,涉及到阿伦尼苏斯方程和激活能,非专业书籍不会介绍这些知识的。





所以,如果无极性电容牵扯到很冷门的知识,那么具体电路分析可能要电容厂家出马解决。


因为有人在摆弄很简单的电路理论,所以这里狗尾续貂,也扯几句。
也就是说,下文只涉及电路理论,不涉及专业的电容模型问题。





先来看看电路:






我们下面的分析方法,采用教材上使用的逐步加深法,即从最简单的模型开始,一点一点添加元器件,逐步深入。
至于帖子能扯多少,不知道,5:30左右收工!




先来看看最简单的电路:







这个电路大家非常熟悉吧,钳位电路。


请注意:钳位这个术语不准确,最恰当的术语叫“直流插入器”,为何?看了下面波形你就知道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voight 2019-5-13 17:26 回复TA
这个波形使用什么信号过滤出来的 

相关帖子

沙发
Nivans| | 2019-5-12 17:00 | 只看该作者
电路涉及到的数学有什么书籍吗?除了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xuku977|  楼主 | 2019-5-12 17:07 | 只看该作者

电路设计中,我们经常要实现这样一种功能:把周期波形的极值固定在某个恒定参考电平上。这就是钳位电路。
上面的电路图就是,另外也叫直流恢复,或者叫直流插入器。

如果二极管为理想的,正向电阻为零,电容初始值为零,那么输出波形Vo为:






在第一个1/4周期,电容电压VC1=Vi,即电容电压正弦上升,激励Vi通过二极管D2对电容充电,所以这个期间输出一直为零,输入到达峰值Vm!

随后,激励正弦波形幅值下降,电容上电压不能再跟随输入电压,但是要想通过二极管放电是不可能的,所以电容电压VC1=Vm,进而输出电压Vo=Vi-Vm!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xuku977|  楼主 | 2019-5-12 17: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uku977 于 2019-5-12 17:12 编辑

上面的情形太理想,电容无法放电,所以完整的电路应该是这样的:






输出波形为: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xuku977|  楼主 | 2019-5-12 17:22 | 只看该作者

加上信号源阻抗,电路就更加完整了:






1,这个电路瞬态分析太简答了,当二极管导通时,相当于个一阶Rs--C电路,当二极管截止时,电路相当于RS+R+C的电路。


2,这个电路的稳态分析,我们使用下面的定理,分析起来就太简单了。




如上图,定理:对于任意输入波形,输出电压波形的正向面积和反向面积之比等于Rf/R!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
xuku977|  楼主 | 2019-5-12 17:33 | 只看该作者
Nivans 发表于 2019-5-12 17:00
电路涉及到的数学有什么书籍吗?除了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



如果是单纯的看相关数学书,效率低,效果不大。
例如因为相关的数学定理一定是正确的,我们没有必要去研究每一个定理的证明,我们只负责数学定理的应用。
但这不等于说直接背定理就行了,理解性的证明是重要的。

低频电路涉及到的数学是微积分基础,线性代数和复变函数。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
xuku977|  楼主 | 2019-5-12 17: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uku977 于 2019-5-12 17:47 编辑

五点半了,收工!!
详细来一遍得两个多小时



写这个帖子原因是,有人就简单的纯电路问题叽歪。







这个是纯电路问题吗???你能用纯电路原理解释为何多数情况下用左图,但很少用右图吗(但也能用)???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
Nivans| | 2019-5-12 18:30 | 只看该作者
xuku977 发表于 2019-5-12 17:33
如果是单纯的看相关数学书,效率低,效果不大。
例如因为相关的数学定理一定是正确的,我们没有必要去 ...

像欧氏几何那些需不需要学?貌似工科本科也没有这样的课。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
xuku977|  楼主 | 2019-5-13 09:10 | 只看该作者
Nivans 发表于 2019-5-12 18:30
像欧氏几何那些需不需要学?貌似工科本科也没有这样的课。

用复旦大学唐长文的话说,这个距离电路更远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
xuku977|  楼主 | 2019-5-13 09:31 | 只看该作者




我原来的PPT已经说了,指的实用电路,意思要考虑实际应用中可能的出现的问题。


好家伙,一群大师用教科书上的电容理想模型,在那推公式玩了,玩的很嗨皮,很有成就感


我们来看看电容的简单串联!




有人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地搬出教科书上结论:电压比等电容比的反比!!!

这个结论对吗???或者说满足什么条件才会如此?

充电阶段,每个电容承受的电压确实正比于两个实际电容之比的反比,但一旦到达激励电压之后,每一个电容上的直流电压就与电容无关,而是反比于漏电流。所以漏电流越大,电压越小,又由于激励电压越大,漏电流越大,所以电压低的电容漏阻大,这是电压失配的根源。
电容分压取决于漏电流~电压分布,而非平均幅值,所以尽管幅值是减小的,分压比照样可以是增加的,这就构成了正反馈式的逐步恶化,进行下去是一个电容短路,一个电容冒火。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
xuku977|  楼主 | 2019-5-13 17: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uku977 于 2019-5-13 17:30 编辑


看这波形有多美!看这波形有多光滑,好比抹了BB霜的大姑娘的脸,看着都想摸一下。







当初刚学IC设计时的一件尴尬事:


由于教材上的模型都是理想的,什么都强调手算,有一天上机做实验,测试了下图简单电路:






扫描右边管子电压看电流,发现居然不是镜像关系,差了25%左右,于是我很惊奇,把老板喊来了,我说不是软件坏了,就是模型不行。。。

现在想想多尴尬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2
xuku977|  楼主 | 2019-5-13 17: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uku977 于 2019-5-13 17:42 编辑


大师们用一堆理想模型,推翻了我的实测结果,太强大了!
据此推论出和它那个完美波形不同的结果,就是骗子



连ideal  和 real 都分不清,歇菜吧。





傻不辣**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3

主题

174

帖子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