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为何研究没有激励的网络?

[复制链接]
1495|22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6-15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人搞不清其中的原因,例如下帖,所以有必要给这些人说说。


https://bbs.21ic.com/icview-2823008-1-1.html



在电路理论研究中,最初会研究些匪夷所思的电路,例如这个:




针对这个电路,还有模有样地列个方程阻:







教科书中花这么大篇幅研究这个,同志们有没有感觉到匪夷所思???

因为电路没有激励,响应=0,或者说方程祖只有平凡解,i1=i2=。。。=in=0,或v1=v2=...vn=0。
研究这个是没有意义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6-15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材中为何要这样搞???

原因非常简单,就是不想喧宾夺主!

教材中讲授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等时,是安排在电路分析中“纯电阻”部分中说的,而没有在一般性的动态电路中介绍,原因也是如此,纯电阻电路简单,在动态电路中开始介绍会发生喧宾夺主。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6-15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19-6-15 09:34 编辑

介绍下画图所用的背景:


本人在此论坛,一共收到了15页系统提醒:





这15页中的后面14页,绝大多是加分提醒,删帖的极少。





但是从今年5月份开始,论坛开始了“严打”,第一页全是这种信息:






好几个管理人员看我帖子,如同大学教授批改论文,逐字逐句研究,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严查有没有【言辞不当】之处。
基本上是拿个1500倍放大镜(蚊子腿看成电线杆),从左到右,每5秒/字,逐行扫描。

所以如果有论文能在21IC严查后通过,那肯定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期刊上发表的,这里是史上最严审查。


这么多管理人员如此费心的关照我(如同防贼一样),给予我特殊照顾,我又不给你们发工资,却耗了你们过半的上班时间,深感惶恐不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6-15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有人总是像爱上我了一样,对我念念不忘,不肯表态离婚?








原因非常简单,这俩人只懂点大一大二教材上基础性的东西,缠着我的目的是想让我给他俩讲讲课本外的。
缠着我的方法很简单,故意发帖激怒我,我要辩解,我一辩解就中计了。



不过虽说是课本外的知识,但都是些简单的基础,中计也无妨,讲讲也无所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6-15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19-6-15 09:35 编辑

言归正传。


如果上面没有激励的网络的平衡方程,能熟练、快速写出,那么,对于有激励的情形,只需轻微拓展一步,就能同样快速熟练掌握了。


广义分支的概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Nivans 发表于 2019-6-15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vans 于 2019-6-15 10:58 编辑

借此贴讨论电路问题,说到国外资料。请看一下问题。

如果我要求7.59中占空比到电感电流iL。能用图7.61的电路去求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6-15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Nivans 发表于 2019-6-15 10:56
借此贴讨论电路问题,说到国外资料。请看一下问题。

如果我要求7.59中占空比到电感电流iL。能用图7.61的电 ...

窃以为可以,那个最终标准形式可以求解转换器的传递函数,和最初形式结果应该是一样的,因为每一步变换过程都是等效的。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6-15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19-6-15 12:31 编辑


不同的学习背景,导致人与人之间思想差异巨大。
和天天抱着本国产教材看的,很难有共识。


下面通过讨论电路理论中的初始条件问题,来看待这个思想差异。

国外教材上来就说【讨论网络响应时,默认只考虑初始静止条件,是足够处理涉及任意初始条件的问题的】

这一句话,会让很多人恼火,上面这句话,前面说只考虑初始条件为零,就是不考虑初始条件,怎么可以说能处理任意初始条件问题呢?矛盾啊!



再者,退一万步说,把电路分析基础中的结论,往传输线理论上生搬硬套,结果是悲剧。
如下图所示,退一万步来说,即便你随意假设电容/电感的初始条件为某个任意小的数值,那么这个传输线中包含的能量就是无穷大,电路理论废掉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Nivans 发表于 2019-6-15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9-6-15 11:29
窃以为可以,那个最终标准形式可以求解转换器的传递函数,和最初形式结果应该是一样的,因为每一步变换过 ...

在这个帖子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发现别的资料里头,这类升压变换器占空比到电感电流的传递函数,那个右半平面零点不见了。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6-15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Nivans 发表于 2019-6-15 13:14
在这个帖子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发现别的资料里头,这类升压变换器占空比到电感电流的传递函数,那个 ...

什么资料,推导过程截图看看?

Nivans 发表于 2019-6-15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vans 于 2019-6-15 17:30 编辑
xukun977 发表于 2019-6-15 13:46
什么资料,推导过程截图看看?


请看Gid(s)。



Boost那个等效电路,归算到次级,下面这个是我用叠加定理推的。莫名其妙那个右半平面零点就没了。


我个人的分析:从原来的图可以看出,那个电流源是从电感右端流出的,占空比增大,它也增大,那电感电流也增大,那说明这不是右半平面零点的的行为。不过,输出电压会降低,那么在占空比到输出电压的传输函数就会包含一个右半平面零点。如果那个电感支路像6楼那样的网络等效,直接计算的话就会得到一个包含右半平面零点的传递函数,跟物理特性貌似有违背的感觉。


我平时也很忙没有时间再去查别的资料验证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Nivans 发表于 2019-6-15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帮我看下,万一我要是要用那个模型,该怎么去改???
Nivans 发表于 2019-6-15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这个外国佬写的书,他自己貌似也没遇到过这么多问题,貌似书本写起来不费九牛二虎之力就搞定。等我这种读者用起来就各种问题都有了,都不知道那个地方出了什么问题。
Nivans 发表于 2019-6-15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What??? 又烂尾了?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6-15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Nivans 发表于 2019-6-15 20:53
What??? 又烂尾了?

你没看见我和几个小菜鸟,正在开撕吗?
稍等片刻。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6-18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19-6-18 16:49 编辑



控制到输出有RHPZ,控制到iL也是???





RHPZ是由于有两条前向通路形成的,如下图,在某个频率点相互抵消:





控制到iL是不行的。



iL在buck传递函数推导中,视作恒流源,于是输出级是一阶电路,求控制到iL没有什么意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6-18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孩要哄,老头要请”,人家要求你@他,然后人家才回答。
要给足面子,好比是牛叉医院的专家,你不事先预约,人家是不会给你看病的,因为你太不把人家当腕了。



你的第二个问题:





上图画红线的是一个平面上的。


矢量与复数的关系,我以前发帖说过了,严格来说,是八杆子打不着的关系,但是在电路理论中,可以混用,因为电路理论最多用个2维平面就够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Nivans 发表于 2019-6-18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9-6-18 16:58
“小孩要哄,老头要请”,人家要求你@他,然后人家才回答。
要给足面子,好比是牛叉医院的专家,你不事先 ...

Axis 写着有什么用???
我还以为那个Axis B是一个类似于直角坐标系xyz的Z轴变斜得来的。
Park是工程师来的,应该不会搞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才对啊。
Nivans 发表于 2019-6-18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vans 于 2019-6-18 21:21 编辑
xukun977 发表于 2019-6-18 16:45
控制到输出有RHPZ,控制到iL也是???

Boost 那个占空比到电感电流的传递函数,据说是用来做功率因数校正的时候,解决电流和输入半波不同相位的问题。于是我就顺便推了一下。然后把Buck的也是推了一遍,甚至连占空比到电容电流的传递函数还推了一遍。下图是Buck的传递函数。你看,那个传递函数的分母都是二阶的。那些电源专家说是一阶也不知道哪里是一阶。总觉得怪怪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Nivans 发表于 2019-6-18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怎么样,问题总算解决了,写传递函数还是要先分析一下电路才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模电讨论兴趣小组群微信号:xukun977

1897

主题

22577

帖子

29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