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一种pmos续流的试验

[复制链接]
楼主: 叶春勇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21
叶春勇|  楼主 | 2019-7-11 1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512870372 发表于 2019-7-11 17:51
PMOS重新打开这后面是不是表述有问题啊,负反馈没太明白

这个是我在datasheet翻来的。这是集成电路里面的过压保护措施。
至于工作原理是自己的理解。

续流来源.png (66.81 KB )

续流来源.png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blade55 2019-7-15 15:49 回复TA
你用错了地方了 
22
dsyq| | 2019-7-11 23:0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
qiyuwang| | 2019-7-12 08:00 | 只看该作者
这种续流的方法是不是有问题?我通常是在线圈的两端或者开关的两端(这里的PMOS)并联续流二极管,在GD之间并一个双向稳压管这种做法是不是不太好?个人的一点看法,欢迎探讨。看到这个帖子很火,就进来了,嘎嘎。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4
tianxj01| | 2019-7-12 08: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ianxj01 于 2019-7-12 08:30 编辑
叶春勇 发表于 2019-7-11 19:07
线圈并联二极管对于8050,9013之类的低耐压三极管还不是很完美,不良率偏高,不如ce并稳压管,ce并稳压管 ...


按照典型的二极管续流方式,理论上计算不出不良率偏高的数据,当然我相信你的实际量产经验,这是最宝贵的。
从理论来说,二极管,比如继电器用的1N4148,其正向导通时间几乎没有(事实上几乎所有高低频二极管,正向都是非常快的),也就是在开关管断开瞬间,超过VCC电压,则二极管就动作,不过,事实上在典型的如双管正激线路的续流二极管上面,我们可以检测到瞬时纳秒级别的极窄高脉冲,由此及彼,非常怀疑,是不是8050也会在某种情况下,承受这样的极窄脉冲高压呢?如果是这样,那么并联一个合适小的电容,立刻可以解决该问题,除此想不出别的不良率上升原因了。
那么一个4148+小电容,应该是另外一种性价比选择吧..........。
另外,我们好像习惯了用4148,而采用低频管续流,则从来没发现该极窄脉冲,可能原因应该是等效结电容比较大,则在正常继电器动作频率范围(K算最高了吧),用低频管续流应该可以省去该并联电容而实现低的不良率。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叶春勇 2019-7-12 09:08 回复TA
对于开关电源来说,感性负载在pcb上,在布线上,续流二极管(rcd)可以靠的更近一些。 而我的应用是驱动一个外接的继电器,这个继电器又去驱动一个10A的有刷电机感性负载。 我的续流二极管用的是ss12,速度应该不慢。 
25
tianxj01| | 2019-7-12 08:26 | 只看该作者
zyj9490 发表于 2019-7-11 19:20
电感的能量是一定的,续流时外端的电压越高,电流降得越快,最终能量是落在耗能器件上的。 ...

是啊,用二极管续流,则线包电感储能最后还是通过线包电阻消耗完毕,其时间,和继电器打开电流上升到额定电流开始吸合几乎完全一样。继电器吸合电流大,而释放电流小。吸合是从0增加到吸合电流,而释放是从吸合电流衰减到释放电流,可毕竟释放电流不为0,所以理论上该时间比吸合动作延迟时间还短点........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6
tianxj01| | 2019-7-12 09:23 | 只看该作者
叶春勇 发表于 2019-7-11 19:24
这个是我在datasheet翻来的。这是集成电路里面的过压保护措施。
至于工作原理是自己的理解。
...

21IC最近都是毛病,今天死活没法回复评论了。
我的机器,大概有50%全部带继电器,出货至少10W+,驱动采用的是SS8050(不是S8050),串联电阻是2K(单片机5V),继电器是12V的松乐继电器,有大有小,大的是松乐的SLB,小的是SRA,续流采用的是LL34的先科4148,到目前,无一例发现有失效的。
关于肖特基做继电器续流,我倒是从来没测试过。而继电器是不是在板上,理论上是无所谓的,再长的引线,只是增加了继电器线包的直流电阻和电感而已。只需要续流管和驱动的SS8050距离最接近即可。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叶春勇 2019-7-12 09:59 回复TA
这个我知道,你的用途是三极管直接带继电器,三极管不提供接口。我不是说线圈并二极管不好。 我的电路时提供接口的。 
27
叶春勇|  楼主 | 2019-7-12 09:29 | 只看该作者
再补个以前测试的数据:
续流方式一:
三极管9013贴片版J3
驱动限流电阻1K,下拉电阻10K
继电器是汽车四脚继电器40A
电机为10A直流电机
测试电源:直流稳压电源,调到12V
续流方法:线圈并TVS。

续流方法一.png (11.37 KB )

续流方法一.png

续流方法一波形.jpg (369.23 KB )

续流方法一波形.jpg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叶春勇 2019-7-12 09:35 回复TA
提示,示波器量程为10V 
28
叶春勇|  楼主 | 2019-7-12 09:32 | 只看该作者
续流方式二:
三极管9013贴片版J3
驱动限流电阻1K,下拉电阻10K
继电器是汽车四脚继电器40A
电机为10A直流电机
测试电源:直流稳压电源,调到12V
续流方法:CE并TVS。

续流方法二波形.jpg (349.72 KB )

续流方法二波形.jpg

续流方法二.png (11.44 KB )

续流方法二.png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9
叶春勇|  楼主 | 2019-7-12 09:35 | 只看该作者
续流方式三:
三极管9013贴片版J3
驱动限流电阻1K,下拉电阻10K
继电器是汽车四脚继电器40A
电机为10A直流电机
测试电源:直流稳压电源,调到12V
续流方法:bc并TVS。(有资料说是有源钳位)

续流方法三波形.jpg (336.26 KB )

续流方法三波形.jpg

续流方法三.png (11.57 KB )

续流方法三.png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0
tianxj01| | 2019-7-12 09:40 | 只看该作者
叶春勇 发表于 2019-7-12 09:35
续流方式三:
三极管9013贴片版J3
驱动限流电阻1K,下拉电阻10K

看见你用的管子都是9013,我好像有点明白了,这管子做继电器驱动,绝没SS8050好。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1
叶春勇|  楼主 | 2019-7-12 09:41 | 只看该作者
比较三种续流方法:
1、其中线圈并tvs,有窄高脉冲。电压越是TVS耐压+电源电压=22+12=34V,超出8050(25V)耐压,基本达到9013的耐压。注意示波器量程为10V
2、ce并tvs和bc并tvs,最高电压均没有超出tvs耐压,其中bc的顶端更平。有负反馈的性质。注意示波器量程为5V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叶春勇 2019-7-13 14:42 回复TA
@zyj9490 :工控感型负载特别多。有控制板内部的,也有控制板外部的。需要灵活选择续流技术,提高可靠性。主要是这三种续流都可行。主要还是设计问题,余量的把握问题。 
zyj9490 2019-7-13 14:37 回复TA
@叶春勇 放30---60%差不多,特别可靠的,100%,看你有没有把握。 
叶春勇 2019-7-13 14:32 回复TA
@zyj9490 :12V你用18V的tvs吗 
zyj9490 2019-7-13 13:25 回复TA
TVS的耐压裕度放得有点大。 
32
叶春勇|  楼主 | 2019-7-12 09: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叶春勇 于 2019-7-12 09:51 编辑

1、其中续流方法1,并单向二极管,不能耐反接。
2、实际量产来看,如果电源电路实际比较简陋,容易把7805搞坏。例如输入电容1uf和输出电容330nf。
3、从信号的角度,续流方法1,电压变化比较剧烈,emi能量高。网上有很多继电器干扰单片机的。
4、续流方法1,是用作接口电路的,不耐测试。例如热插拔。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叶春勇 2019-7-12 10:06 回复TA
@戈卫东 :我的实际经验,是三极管基极限流电阻大一点会好点。 
戈卫东 2019-7-12 10:03 回复TA
继电器干扰单片机,是触点电弧的影响更厉害。 
33
叶春勇|  楼主 | 2019-7-12 09:54 | 只看该作者
tianxj01 发表于 2019-7-12 09:40
看见你用的管子都是9013,我好像有点明白了,这管子做继电器驱动,绝没SS8050好。 ...

我实际用的是SS8050,电流大。
后来用了LDTD123YLT1G耐压55V的。
从量产比较,应该是耐压高的胜出。电流是次要的。三极管工作再饱和状态的,电流可以大一些。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4
Lgz2006| | 2019-7-13 09:03 | 只看该作者
二极管续流都用1百年了,突然有人“量产”数据说明它不靠了。咱不懂理论,也不会“试”验,是不是设计选型或工艺或供应商出问题了,咱也不敢问。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5
zyj9490| | 2019-7-13 09:52 | 只看该作者
Lgz2006 发表于 2019-7-13 09:03
二极管续流都用1百年了,突然有人“量产”数据说明它不靠了。咱不懂理论,也不会“试”验,是不是设计选型 ...

这个有个失败的案例,有一个项目用了一款100A的继电器,体积超大,用普通的1N400*的续流,老是干扰单片机复位,后用大功率的高压的TVS管,就再不会出现了,还是反应时间很重要,续流时间也很重要。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戈卫东 2019-7-13 13:08 回复TA
可能二极管续流触点分开时间较长,拉弧时间长 
36
zyj9490| | 2019-7-13 13:22 | 只看该作者
叶春勇 发表于 2019-7-12 09:29
再补个以前测试的数据:
续流方式一:
三极管9013贴片版J3

明显高电平平台的持续短,不能只看电位,还要看时间,即冲量。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7
Lgz2006| | 2019-7-13 14:04 | 只看该作者
zyj9490 发表于 2019-7-13 09:52
这个有个失败的案例,有一个项目用了一款100A的继电器,体积超大,用普通的1N400*的续流,老是干扰单片机 ...

按理说“钳位”电压越高干扰会越严重,二极管式是0V,干扰最轻。具体呢,就与续流元件安装位置有关。另外,还要考虑继电执行回路的触点断路干扰。这样,事儿就多了。
然而,楼主提到的似是“量产可靠性”之类,是否定2板管续流原理的正确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fzyuan 2019-8-6 13:39 回复TA
@zyj9490 :不会振荡吧?线圈中电流的方向又没有改变。 
zyj9490 2019-7-13 14:50 回复TA
靠线圈这点电阻耗散慢,因为电流模的形式,如LC串一个小电阻,造成自由振一样。 
zyj9490 2019-7-13 14:48 回复TA
这种能量即使外部电压0,长时间振以埸的方式也会干扰。 
叶春勇 2019-7-13 14:39 回复TA
听说你是老前辈,给晚辈再指点指点,还有什么别的续流技术,我都要学。 工业控制感型负载挺多的。多学点应该没坏事。 
38
叶春勇|  楼主 | 2019-7-13 14:36 | 只看该作者
Lgz2006 发表于 2019-7-13 09:03
二极管续流都用1百年了,突然有人“量产”数据说明它不靠了。咱不懂理论,也不会“试”验,是不是设计选型 ...

这位是大神,我发帖的意思是探讨感型负载的续流方法。
没说二极管续流不可靠。别误会。不可靠的是人,不是方法。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Lgz2006 2019-7-13 15:50 回复TA
嗯,讨论嘛。 
39
zyj9490| | 2019-7-13 14:46 | 只看该作者
Lgz2006 发表于 2019-7-13 14:04
按理说“钳位”电压越高干扰会越严重,二极管式是0V,干扰最轻。具体呢,就与续流元件安装位置有关。另外 ...

线圈续流影响更大,触点边负载变化应以隔离电路处理,最多埸干扰,或者触点埸干扰控制线圈,续流应时间最短,回流面积最小的方式能量耗散。如果窜入电源回路是不好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0
Lgz2006| | 2019-7-13 15:14 | 只看该作者
以干扰论,"续流应时间最短",不认同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fzyuan 2019-8-6 13:41 回复TA
@zyj9490 :干扰应该看dV/dt吧? 
zyj9490 2019-7-13 16:02 回复TA
那肯定有个度,多大的电压泄掉能量,这是要靠经验的。并且布线不同,影响也不同。对传导和幅射的抗干扰能力也不同。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