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ianxj01 于 2019-8-3 11:03 编辑
下面,就该线路原理和各个器件作用,进行具体分析。
先说明一下,可能有些人会疑问这个交流输入-全桥整流后怎么会没有一个例如10uF的储能电容,这里先说明一下,没有这个电容,该线路照样工作而且能工作的不错,优点的线路的PF值会高于有储能电容的线路,缺点只是输出纹波稍微有点高。增加一个10uF/400V电解,可以减少输出纹波,但是同时PF值会低很多。
下面是线路工作原理和分析:
Q1是这个RCC的主控开关管,一般功率(5W以下),采用TO92封装的13003就可以非常稳定工作,体积小。功率稍大的,可以换成TO126,再大的TO220也是可以的。
这里变压器的145T是主开关线圈,16T的是正反馈加采样线圈。
Q2是电流控制型误差输出控制管。
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当由启动电阻R5有电流流进Q1基极,则Q1开始导通,由于正反馈,D1上端会感应出正极性电压,该电压通过R4和C1耦合到Q1基极,则Q1进入快速导通状态,然后Q1完全导通。
由于R3串联在Q1的发射极,则在R3上面出现一个快速上升的电压波形,该上升是速度只取决于输入电压和G1主绕组的电感量。当Q1正反馈放大后的电流低于饱和电流值,则Q1开始推出饱和,同样由于正反馈,Q1基极获得负电压,该正反馈过程导致Q1快速关断,上述过程是启动过程的Q1状态。
当线路进入正常工作的稳态时候,则,通过D1整流,在C2的2端,我们会获得和副边成比例的电压,该电压约等于W1的电压(这里为9V)当超过9V则R3上面的锯齿波叠加W1击穿后的直流电压,很容易就让Q2导通,从而在需要的脉冲宽度时刻,短路正反馈电压,强制Q1退出饱和进入关闭正反馈。
正因为Q2的导通是由W1的2端电压叠加R3上面锯齿波共同作用,而该锯齿波峰值就是主开关的工作电流峰值,所以我们说这个线路是典型的电流控制型RCC,它带有所有电流控制型开关电源的优点。
这里R1是叠加锯齿波到Q2基极的,而D6、R6、C3则组成典型的RCD吸收回路。R2是采样回路的负载电阻,这里一个合适的负载是必须的。
初级回路这里就不做分析了。
当回路有负载短路比如D7击穿 D1击穿等交流等效短路,则正反馈被短路,RCC自激无法实现,线路会自动停止震荡,如果是Vcc输出短路等直流过载,则由于变压器伏秒平衡被规定到极低反射电压状态,线路实际会工作在周期很长占空比很低的间隙震荡状态,功耗也将被合理限制,从而得到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