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痒:一位从修理工跻身于电子研发行列的电子爱好者的艰苦历程
深秋,又一次坐在电脑前来打发这个不眠之夜。前路茫茫,我该何去何从?管他呢,这么多年还不是这样走过来了?走一步算一步吧。
或许我的故事能给那些因工作和发展所困扰的朋友一丝丝安慰,或者说是鼓励。
也挺快的,似乎10年前我做了一个梦,醒来就到了10年后的今天。呵呵,夸张了吧?不过感觉真的不是很长时间。
努力,
10年前16岁的我刚好初中毕业,家里没有条件继续供我读书了,于是送我到一个亲戚开的维修店去当学徒。正好也合了我的意,因为从刚刚记事起就摆弄家里的收音机,小学5年级开始拿烙铁,97年初中毕业时,已经对随身听很熟悉了。所以去维修店的第二天变开始干活了,半年后做了师兄,打点店内业务。接触的东西比较多,与电有关的机器基本上全弄过。 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黑白电视、音响等等,维修,改装。。。都要弄(具体查询我以前一篇穿了红裤头的帖子)。辛苦是辛苦了点,但积累的经验为我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时的店面就在街边上,每天坐在门前看着市二中 的同学上下课,心里非常羡慕,同样也很痛苦,没办法,只要一闲下来就看书,如《电子报》、《无线电技术》、《家电维修》等,或者是一些教程,看到比较好玩的电路就自己在废板上拆些零件搭起来调试。这样就过得比较充实,人也不会去想其他的。当然有时候也会在隔壁的游戏机室借台街机玩通宵,或者晚上骑个破自行车在充满霓虹灯光的大街上散散心。
再努力,
两年后,也就是99年,因为家里需要钱,不顾周围的人反对,执意南下。在亲友的帮助下(有介绍,但没有找关系),通过将近半天的紧张面试(是老大单独对我面试的)后,于1999年7月14号加入了东莞伟易达。一切改变从这里开始了。 一周的新员工培训还未结束,就被调到生产线去学着修理无绳电话机。 开始还真的傻眼了,生产线上配备的是基于PC平台的ATE测试站,英文版的windows3.11+英文版的测试软件,修理位用的是模拟+数字显示的示波器,恒温烙铁,热风台,频率计,HP8920或HP8590/1,等等,对我来说一切都那么陌生,同样也很新鲜,以至于下班后都不想离去。
然而,艰难的历程也从这里正式开始了。首先,e文水平差,看测试报表像看天书一样,不会用电脑(进去之前从来没有摸过),测个机器还得求着那些测试位的小姑娘,更不知道测试原理,根本不知道问题是怎产生的,问那些老鸟,大多比较保守,爱说不说,或者告诉你错的方法,让你背离其道。 生怕丢掉了工作,也是兴趣所在,于是每天加班很晚来研究这些东西,幸好以前有底子,线路图几天就看明白了个七七八八。就这样,第一个月就创下了整个修理部加班小时第一的称号,老鸟们非常的反感(因为加班越多,收入越多),并封我为加班老大,上头也知道了,但没说什么。第二个月学乖了,怕引起公愤,每天加班只打卡只打一半时间。其他时间义务加班。 同样,有时间也会泡在厂里面的阅览室内。主要看一些电脑方面的书籍,因为这方面的知识我非常之欠缺。那时经常偷偷地照着书上的介绍去玩测试位的电脑,不知道被我弄死了多少次机。呵呵。
渐渐地,工作能力也上来了,也令周围的人刮目相看,同时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10月份花400块买了个文曲星电子词典,以弥补在e文方面的缺陷。最先开始教我用电脑的是阿荣,一位朴实地道的广东朋友,他是正牌大学机电一体化毕业的,当时是跟生产线的高级技术员,可他对电子方面不怎么感冒,于是我帮他分析不良产品,他教我用电脑。 再后来发现周围很多技术员都是老乡,他们有的教我用电脑,有的教我用仪器,或借仪器的说明书给我用(不像现在可以在网上down得到说明书的),甚至借一些研发部的培训教程给我学习,还有一位测试部的兄弟,像大哥一样对我,无所不教,所以对测试原理也了解到了一些。这些人和前面提到的那些修理员朋友都还混的不错,大多数都是工程师级别了,有的还身居要职。 就这样,在2000年初的时候,已经对900MHz的模拟机非常熟悉了,因经常分析“疑难杂症”,甚至给R&D提供修改建议,所以现在还有人对我很有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