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0年出产的振荡器分析第三种方法!

[复制链接]
813|2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20-1-28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知道,振荡器分析中最经典的方法,是反馈模型和负阻模型,这两种方法,反馈模型最早,负阻模型晚些,日本的KK最早完善的分析。


大约2000年以后,逐渐开始盛行第三种分析方法,相比于反馈和负阻模型,这种方法不但直观,易于理解,应用起来也简单。


这种方法最核心的手段,就是做了一下网络变换,你能看出来下图中的负阻振荡器网络,是如何变换到第二个图的吗?














变换的特点是:下图那个电路,是单向梯形网络,求其传递函数是易如反掌!


本贴只讨论一个问题,下图是怎么变换到的???


注:不要已知结果凑答案,关键是把道理讲清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20-1-28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20-1-28 19:23 编辑

这种方法,可能对初学者来说,是非常不习惯的,所以先把变换方法拿出来说说,相当于给个适用时间做缓冲,以后再找时间讲详细应用。


第一步:把地线换成普通连线!










第二步,找一个合适的地!!!







第三步,重新画出电路图,让凸显出来!







也就是说,通过第二步的简单技巧----换个地---非常灵活地把反馈环转换出来了!



第四步,把环在合适的位置切断,就可以计算传递函数了。
这里是在三极管基极处切断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jz0095 发表于 2020-1-29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z0095 于 2020-1-29 19:12 编辑
xukun977 发表于 2020-1-28 19:14
这种方法,可能对初学者来说,是非常不习惯的,所以先把变换方法拿出来说说,相当于给个适用时间做缓冲,以 ...

这种开环用什么判据仿真?仿真的置端(R01、R02)是多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模电讨论兴趣小组群微信号:xukun977

1897

主题

22577

帖子

29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