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网上好文

[复制链接]
1556|3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jzhjt29|  楼主 | 2011-12-5 1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状元硕士去名企跳楼令人震惊的真相

最近富士康的跳楼事件,牵动了很多人的心,这些跳楼的一线普通员工逝去的生命,长久引人叹息。不过,最近本人听到另外一则更令人扼腕叹息的真实案例。深圳一家顶级名企,今年亦有一中层员工不堪工作压力跳楼,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该员工是中部一省的高考状元(为隐私故,暂称为A君),在上海名校读至微电子系硕士毕业后,A君来到深圳这家名企从事产品开发设计工作,因个人优秀背景不久既获得升职至技术部门一主管。A君却因为领导设计开发团队后发现,虽然其有优秀的学习背景,以及出色的聪明和智慧,但却在面对实际的设计开发问题上,常常出现设计开发的低级错误,并为同事所背后指点--学校成绩好,却不能处理好实际的设计问题,怎么可胜任领导之职?在面对下属和同事的压力下,A君选择了一条最不该走的路--在工作单位跳楼自杀。

这个故事虽然没有被媒体报道,却在电子设计开发圈内渐渐传开。国内的高校微电子类专业的教育,到底离实际的需求有多远?在完成大学的课程后,有多少个就能胜任设计工作?一个大学生,到企业是否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的培训才能满足实际设计工作的需求?有位企业朋友告诉我,他们今年在西北多所高校电子系招人,在面试时仅仅是设计一个低功耗的电源模块,但却找不到能够提供准确答案的面试学生。“难道企业招应届毕业生,就是要倒出钱做培训?”这位企业高管对于高校的教育非常的疑惑。

这位高管疑惑的问题,从本质上讲,就是那位跳楼死亡的名校硕士生的致命原因。本人也问过不少刚毕业,甚至是毕业几年的大学生,问及是否有把握去独立完成一个产品的开发,多数人都不敢言称一定能。甚至工作过多年的人,都表示需要经过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项目开发过程才有独立开发的能力,甚至不少表示,不行就去抄板。如果没得抄,那就只有上专业网站论坛去问别人。因为在公司内部问别人,会面临一些压力。

我们不禁怀疑,高校的教材、师质力量和教学体系,仅仅靠高校或教育部门自身,能否培养出有独立思考、独立设计能力的工程师?高校是不是需要引入企业的人员来做培训?除了基础的理论,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以及初级的电子设计工程师,是不是很有需要更实际的产品设计案例的教材或**?我陷入沉思。

在电子工程专辑网站工作超过一年了,我最爱做的工作,就是看网友们的发帖、博文,以及大家一起的讨论。这半年多以来,我每天都会看论坛中的技术交流贴,也很关心网友们对于中国电子工程师这份工作的讨论。我总结了一下,关于职业话题的讨论,最后都会往两个方面总结:一是外国的工程师很牛、受人尊重且是个值得终身从事的职业;第二点就是中国的工程师很穷、很不受重视、是个很委屈的职业。就连买房买车、养家糊口都是个问题的职业。在此,我觉得我希望电子工程专辑网站,似乎应该去做更多的事,除了供大家发表以上这样的交流外。

喜爱电子工程专辑的网友们可能知道,电子工程专辑是一个电子设计业的专业网站。一方面我和我的同事们每天都通过**翻译或新闻媒体渠道,以及我们的采访报道,向业界提供着行业资讯。几乎每天,大家都能通过这里看到国外研究和开发设计的工程师们,在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成果。通过介绍这些先进的技术,为业界带来前瞻性的报道。通过查看看着这些新技术的报道的流量统计,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工程师们对行业先进知识的专注和渴望。

另一方面,大家更要看到,在产品的系统设计中,绝大多数中国生产的本土品片牌的电子产品,甚至是为国外品牌代工设计的产品,都是由中国的工程师们来完成的。中国工程师在承担着与国外研发工程师们并不相同,甚至是互补性的工作--整机和系统的设计。在此,我们电子工程专辑的论坛中,通过整理的技术求助帖,我们看到很多网友们在论坛中的关于产品设计的提问,看到热心的资深技术网友们热心且毫无保留地分享。还有很多朋友都无私地提供各种各样的电子技术知识的资料下载。从这些论坛和博客平台上的互动交流中,我们看到了工程师们热爱学习、渴望技术进步的真实一面。电子工程专辑平台愿意继续为更多的中国工程师提供服务。但仅仅是这些,我们还觉得非常地不够。

我们知道,在电子工程专辑网站中已经能够做到的这些学习和交流途径,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初中级工程师们系统性学习成长的需求。我们呼吁国内那些资深设计工程师,甚至是企业的CTO级别的大师们,能够抽出时间来,通过我们的博客、论坛平台,到网站中发表基于他们的设计经验,基于科学理论而又高于理论、更能够紧贴产品设计的实际需求的**,来给正在大学学习、或刚刚毕业不久的微电子专业的大学生。

我希望,**开头A君的那样的悲剧,永远不要重演。



脆弱的新生代工程师(一):我怎样走过来的

我觉得有必要和有义务补充一下我个人的观点,总体而言我的背景与A君较为相似,我为他感到悲痛。我其实挺为上海交大的过去感到自豪的,它有着很长的历史,有着严谨的工科,目前也在尝试着多元化和综合性的方向发展。有很多的老师和在校的不在校的学生在论坛饮水思源上探讨着学校的发展,科研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

作为一位工程师,我的角度是想去思考学校为我们这些投入工业产业的学生提供了多少的弹*药,让我学会了多少知识和培养多少能力这个角度去探讨。为了简明的表达我的观点,还是以数字流去表达较为普遍。

1.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不如以前了?这是大部分工程师和领导都发现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几个要点:

a.学校的教育资源的问题:上课的老师不够导致课程质量的严重下降,我2001年入学上高数是小班,一共70人左右的仪器工程系都是一起上的。类似的课程有模拟电路,电路分析,人数都相对较少。如今你去对比一下,至少我读硕士一年级的计算方法和矩阵论的课程人数是150+以上。所有的作业都是助教负责的,助教在我成为二年级的时候也当过,就看个人了。从训练学生的角度,大课是一场灾难。

b.老师的导向问题:目前高校的教育导向并不是教好学生,用我以前的一个老师翟老师的话来说,他用心去准备课程是他个人的爱好。学校要求的是论文,项目以及经费,这是工科学校的现状。

c. 从学生本身而言,整个社会环境变化太大了。我很不幸的遇上了上海10万+的高考洪峰,而且当时的高中的入取率还算低的。有幸受到高中多个临退休的老师的上课,包括校长和副校长。我想说的,从高中开始教育质量就开始变坏了。其实教育最大的作用是锻炼工程师的逻辑分析和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以应试为导向的考核有点单一,但是不可否认,所有的问题都是建立在寻找解决的办法基础之上的。

d.本科阶段,其实掐头掐尾真正的学习时间大概只有2年半左右。从高中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到大学还是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本质而言大部分人看不到学的东西有什么用。以电子而言,可能学校引入了很多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但是怎么做事情,最基本的规则学校是开发式的发散的,你可以做一个功能很全的DEMO,但是在细节上就是一个悲剧,大部分是无法重复的。坦率的说,目前我见到很多的电动汽车标准是出自学校教授(99%由助理代劳),美其名曰产学研结合,我只能表示沉默。

2.为什么从学生转换到工程师存在很大的压力?以我个人的感受去谈这个问题较为妥当。

a.你在任何一个网站和期刊上都没有太多关于标准化,系统做事情的方法。因此当我面对汽车电子的流程,面对严格的质量控制,面对处理各个部门的沟通和工厂标准过程生产的时候,我会很无助。因为学校即使完成多个项目的情况下,也是在师兄师姐的基础上做一些改进,做一些高级平台或者低级平台上的应用开发,即使面对一个项目的一小部分,我们很多时候只能选择学习,选择去充实自己,而不是一开始就去战斗。

b.公司都喜欢引进新鲜血液,因为很多工程师会养成个人的某些不太好的工作习惯。但是是否准备好接受挑战,如同A君那样一下子就给予很大的一部分领导权限,去完成某些关键的挑战和困难。我认为他并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也没有足够的经历可以完成这些工作。那为什么还会有领导要求他去呢?第一我们自身急于求成,高薪水和获得大的成就感,身居高位的感觉,这些都是建立在承担相应责任的基础上。只要前面不考虑后面是大部分人的典型特征,没有多少人能例外。第二是断层,微电子和大部分先进制造业行业缺乏足够的有经验的工程师,如果给A君时间,给他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给他一些尝试和学习的机会。我相信他会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工程师也会成为一位非常优秀的领导。就好象爬楼要梯子一样,但是没有台阶跳上去,有很大的可能就是摔下来。以前领导苑曾经聊过,年轻的工程师需要完成基层的一点点工作,建立自信经验以及团队对你的信任。

c.最后一点,有句话是余老头讲的:性格决定**,气度决定格局。能进能退确实需要我们去思量,如果有机会参与重要项目我们需要珍惜,如果我们发现能力或者位置不合适,千万不要在位置上犯更多的错误。在国外有着大量的知识积累和有经验的工程师的帮助下,还需要3~5年才能成为一位独当一面的工程师。有时候我们在学校的心高气傲还是不要带到工作中,对自己对公司都不是一个好事情。










脆弱的新生代工程师分析(二):外界因素是怎样


在探讨这个话题之后,主要分析了很多学校和学生方面的问题,我们也可以从社会环境和企业方面寻找一些问题,以找到工程师心态迷局的钥匙。

毕业生工作的问题在前几年就很突出了,只不过由于国内的经济环境发展迅速,相对的就业形势好,被掩盖了。在现实的企业中,招聘的时候往往没有太多门户之见,能见到各个不同学校的毕业生。一般的情况是名气稍差的学生虽然知识面和视野略窄,但是大多比较踏实, 愿意和老工程师去学习;倒是名校出来的心高气傲一些,但是现实的能力与理想的期望落差较大,被诟病眼高手低的大部分都是名校出来的硕士生较多一些,有时候怀着心理优势反而让自己失去谦逊和好学的品质,在竞争中失去优势,这点目前在华为这种企业展现的较为普遍,看着它在成都,深圳和上海的研发布局,以及多元化的招聘风格可见一斑。 对一个学生而言,拥有快速和持续的学习能力以及思考能力,面对一项项工作内容,要不仅仅只是reflect工作,还需要有吸收后改进最后进行创造,最后形成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体系,是一个优秀的工程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目前的企业都很现实,很多企业不喜欢应届生,根本不给他们机会进入研发领域,这是有着双方面的原因的。就我而言,毕业的时候赶上了05年和08年的就业大年,身边的同学倒是有个较好的开始,但是我的学弟们,却有较为优秀的但是没有机会有个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05年以后,本科生很难成为研发工程师,因为中国的本科工程师有着极其大的流动性。从企业的角度考虑,从零开始培养,没有太多“养成”的价值,一般开始薪水都不高,花2年时间慢慢上手可以做事情了,往往到了跳槽的时间。

从工程师的角度来看,做人也很难,毕竟社会压力大,没有高薪水就没有爱情。大部分企业加薪最多10%的样子,跳槽可以50%甚至100% 。而为什么跳槽会有这个薪水的涨幅,还主要是大部分企业放弃了培养而选择现成的工程师使用的战略。这是一个死循环,实在没有企业愿意有这个耐心做一个培养人才“黄埔军校” ,而且是给竞争对手培养人才的摇篮。最后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学生面临没有地方起步了,门槛越来越高;而整个行业的合格的工程师越来越少,每个公司的研发机构的人员流动都很大,队伍不够稳定。

国内研发中心的就业机会也在萎缩,毕竟国内的工业的发展受到了房地产过度发展和人力成本上升的挤压,工厂的成本逐渐升高,对研发的投入势必减少,这点有点像郎咸平教授所说的理论。国内工程师相对国外的同等工程师,水平要低,效率也要低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欧美的工程师上班像上了发条一样,当然你看到他们喝下午茶的时候也是有的,但是大多数人对于工作是非常有热情的。这方面既有敬业的态度也有兴趣使然,大部分国内的兄弟没有选择自己理想的工作机会,有太多内部和外部的压力造成了这些事实,想想当初我们报专业抱学校,我们又知道多少。在国内,走上一条职业道路很难回头,有点一路走到黑的意思,而大部分工程师的工作相对重复而不具有创造性,企业也没有太多的轮岗和不同职位调整的机会,说不厌倦5年干同样的工作,是谁都会厌倦和懈怠的。

最后谈谈心态吧,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如有不妥请指正。

国内有各样的政策和历史遗留的问题,因此往往都会出现某个阶段人才过于稀少,某个阶段人又太多,使得一个公司的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也不合理。由于在整个改革开放发展的30年内,都是渐进式改革,放开一个垄断领域,建立一个市场,需要一批人才,再放开,再需要一批人才。 某个年龄层段的人由于前面有些空缺,总是有火线提拔的机会;某些年龄段则是人满为患,基本没有晋升空间,不均等导致了人的心理容易出问题 。在外企看到的“杜拉拉”式的发展何尝不是中国市场的高速和非正常的发展造成的,一个相对均衡和稳定的市场,人都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去的。 而我们随处可见的是什么,过分宣传的成 功 学和管理学经验,大幅度的宣传创业发财投机取巧。近的可以翻出唐总裁先生的事例,我想大家都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种跨越式的发展所蕴含得对年轻人心态的杀伤力。

以工程师的逻辑而言,付出努力和汗水,积累足够的耐心和知识,养成足够的能力和实力,自然可以较为轻松的面对挑战。人生市场马拉松,并不是说在小学开始起跑,也不能以100米的速度去跑完整个职业生涯。

相关帖子

沙发
1977zxb1977| | 2011-12-7 08:29 | 只看该作者
透彻,沙发一定坐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受不了了| | 2011-12-7 08:55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做个记号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壹佰| | 2011-12-7 15:44 | 只看该作者
这帖子一年前就发过了,楼主唉....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6

主题

140

帖子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