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新下级学》第六章序、第一节——下级的思维特点及处境

[复制链接]
492|0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新下级学|  楼主 | 2020-5-28 2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新下级学 于 2020-5-30 16:05 编辑

第六章 下级的思维特点及处境
本章从分析下级常见的思维开始,分析其成因,辅以上级的思维特点并加以对比,最终目的是明确下级的处境。这里“处境”指下级什么都不做的情况下,和他有关的各个方面的状态的总和,包括他的思维、别人打算怎么对待他等等,也就是互动前的初始状态。
下级的思维,可以概略分成如下几方面:
对上级的观感,对自己的需求、能力和责任的看法,对平级的看法,对组织规则的理解,底线。
需要指出: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件事,不同环境下的思维倾向也不同。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就生动地描述了环境对思维的影响:“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登斯楼也,……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登斯楼也,……其喜洋洋者矣”。同样地,在蒸蒸日上的组织里受到器重的下级,和在朝不保夕的组织里受到欺凌的下级,哪怕是同一个人,其思维侧重点也很难一样。如果每种组织、每种下级都要研究,我将面对人类可能拥有的一切思维——别说我研究不起,就算研究出来了,对读者也没意义,因为其中有很多种思维是一般人根本碰不到的。
考虑到世界上这么多组织,绝大多数都处于平庸存续状态,而绝大多数下级,也都是平淡地活着,我将把“下级”限定为平庸组织中平庸的人。形象地说,他的组织是个略有盈利的公司,或者半死不活的事业单位;他没受重用,但也没遭打压;他不对上级感恩戴德,但也没咬牙切齿;对工作谈不上废寝忘食,但也不偷奸耍滑。
虽然如此,我们每个人都还是要牢记思维是受环境影响的。后人学习《岳阳楼记》,往往只看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却忽视了它的哲理内核,就是主张精神不能被外界操纵。不论是职场中还是生活里,我们都要不时反省“我的思维、情绪受环境影响了吗”,剧烈变化或重大决定时更要如此。


6.1下级对上级的观感
下级思维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上级的观感。下级往往会觉得上级眼界比自己开阔、能力比自己强,也更敬业。应该说,一般情况下,上级确实比下级更优秀一些,否则这么多组织都没法正常运行了。但也要看到,这种思维可能也是下级的错觉,或者说:下级混淆了内在素质和外在条件。上级之“优秀”,应该是内在素质、外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甚至某些上级是以后者为主。但下级却把一切都归因于前者,于是上级被神化了。
以眼界为例,上级往往在组织中待的时间更长。就算是从其它组织跳槽过来的,至少也是在相关领域待了很长时间。所以,他知道很多事情的来龙去脉,不很正常吗?而且,上级在信息方面有巨大优势,大到足以在下级面前表演“预言”的地步,而这一点也不奇怪。就好比天气预报,上级知道风从北边来,也知道北边在下雨,那么他就可以命令下级提前准备防雨。又比如苏联在研制原子弹时,领导人叫库尔恰托夫。据说他口袋里有个神秘的小本子,每次遇到技术难题时,他就掏出这个小本子看看,指示下级怎么做,而且最后往往都是对的,下级很佩服。其实,本子上是间谍从美国偷来的数据。
大部分组织中都有某些信息受到控制,不得自由流动。比如,财务数据就只有少数人知道;老板的很多想法也只告诉亲信;甚至竞争对手的重要动向也只有高层干部知道。这种事实本身就暗示着:不允许下级的眼界超过上级。
至于上级“能力强”,除了能力真的强,还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1、  上级在信息方面的优势;
2、  上级可以采用更多、更强有力的手段;
3、  上级甚至可以修改工作的目标,因为任务就是他自己发布的;
4、  上级的资历优势;
5、  上级站在下级的肩膀上。
信息优势刚刚分析过。关于第二、第三点,我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这个故事是20年前看到的,不知真假。有个银行要开发网络业务,先要让技术人员解决安全问题。技术人员发现无论怎么改进,都有办法**,网络业务迟迟无法开展。董事长知道后,说:“不要解决了,就这样开展网络业务。另外拨出两个亿备用金,如果客户受了损失,用这个钱赔”,于是网络业务顺利开展,而且后来也没有人索赔。讲这个故事的人,本意是想赞扬董事长思路开阔,但是请问:技术人员有权动用两个亿吗?如果他向董事长这么建议,肯定要挨批了:“你是技术人员,解决不了问题,让我拿两个亿出来,要你何用?”
相比于技术人员,董事长有信息和手段两方面的优势:他知道银行的财务状况、拿不拿得出这么多钱,也有权动用这个钱。他甚至可以决定网络业务的适用范围:本来下达给技术人员的最初要求可能是用于全体客户,董事长看安全问题没彻底解决,改成只用于部分客户,就是说任务目标也可以调整。这样看来,董事长“能力强”,又有什么奇怪呢?
如前所述,上级往往在组织中待过更长时间。只要他多少做了些事情并且注意维护名声,那么所积累的资历也很容易给下级造成“能力强”的感觉。例如某制造业大公司的中国区经理 Z-H 先生,其下级一直以为某某技术就是他当年在北美开发的。其实他只是参与开发,并非核心人员,但中国区的这些下级加入公司只不过数年,和北美区来往也不多,所以不知真相。
所谓“上级站在下级的肩膀上”,就是下级先打了基础,比如先写好初稿,上级看后再提修改意见。万事开头难,显然上级处于有利位置。
最后谈谈上级“敬业”的问题。如果不考虑内心深处的真实动机(其实也没法考虑,谁知道谁心里怎么想的),只看外在表现,下述行为均可给人“敬业”感:
1、  工作时间不分心,不开小差;
2、  严格要求工作质量,力求完美;
3、  工作时间超长,业余时间也在工作。
对第一点,上下级之间存在单向透明问题,即上级可以通过摄像头、听取汇报等手段了解下级在干什么,下级则不能。因此,上级可能也分心了,下级不知道而已。单向透明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观察一下办公位置,会发现上级往往坐在下级后面。又比如有些领导有单人办公室,他平时也开着门,你从门口就能看到他,但肯定看不见他的屏幕。而你进去之前,肯定要敲敲门吧?
第二点,其实还是基于上级的信息优势。他知道哪部分工作最重要,也知道怎样才算合格,也知道做不好会有什么后果,当然会努力达到要求。还要注意另一个倾向:有些上级会让下级在无关紧要的地方耗费大量精力,只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工匠情结,或者值回发给下级的工资。如果有这种情况,有经验的下级观察一段时间后,“敬业”神话就破灭了。
对第三点,不妨以国内曾经的某互联网金融大佬为例。有不透露姓名的他的友人说:“(他)…弄得我们都不敢下班”“通宵达旦地喝酒陪客户”。虽然用词礼貌,但似有怨气隐隐。是啊,下级上班时这位大佬不知道在哪里(虽然也可能在外面跑客户、联系工作),晚上10点大家要下班了,他反而来公司,搞得组里谁都不敢走。似乎工作时间很长,但能让人信服吗?这位大佬41就岁因癌去世了,愿天堂里不用昼夜颠倒。
现代通信手段也便于上级营造敬业形象。例如,上级在公司外面用电话、微信发布指示,或者在半夜里发来电子邮件,仿佛他无时无刻不在工作。但实际上,他究竟在干什么?也许在晒太阳,或者游玩。他半夜写了一堆东西给你,也许是恰好失眠。有些下级也学会了这套把戏,事先写好邮件,后半夜自动发送,和上级相映成趣。其实,下级只要观察上级发布的信息质量,就很容易知道是真敬业还是装的。如果内容空洞、辞不达意、答非所问,那基本可以肯定上级不在工作状态。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相关帖子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54

主题

668

帖子

3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