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相器

[复制链接]
6001|29
awey 发表于 2009-5-6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324输出低于0.7V后,只能吸进50uA的电流

  
PowerAnts 发表于 2009-5-6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Q16是镜流源的,才50uA

手册中给的测试条件却是:VCC=30V,上拉10K 3mA的电流,主要由Q21过的吧
McuPlayer 发表于 2009-5-6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A的图没什么问题

无负载的时候的电压,考虑上那个二极管的压降,显然要在4V以上,何来最低3.5V之说<br /><br />另外那个100多欧的电阻作用不是挂着玩的<br />做过电机驱动的电工知道那个死区问题<br />这个电阻的其中一个作用就是在高低电平切换时,两个管子电流不会过于拉风<br /><br />另外,现在的IC制程上,串于上拉管二极管已经取消,现在基本都用两个二极管分别到天和到地进行保护的<br /><br />电平转换时TTL最大的好处是输入时候,只要导通了那个PN结就是输入1了<br /><br /><br /><br />扯淡一下是大有好处的,现在很多初入道的电工都不知道这些了,只把ARM、uCLinux高科技。
awey 发表于 2009-5-6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陪MP再扯淡一下

<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就TTL的这个电路而言,输出的上三极管是射随器输出,即使基极电压接到5V电源,发射极输出要比5V低一个PN结的电压,再加上一个串联的二极管,电压降将是2个PN结的电压,即1.4V左右,5V-1.4V=3.6V,这里是假设上管的基极结电源的,实际上电压比电源电压要低点,所以,说TTL输出高电平3.4-3.5V是有道理的。<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就这个电路而言,输出串联的那个二极管是不能取消的,因为输出下管导通时,输出电压接近0V,而此时上管的基极电压等于一个PN结的电压加驱动管的VCE,如果没有二极管,上管将也会导通,会引起电流的消耗。<br /><img src="https://bbs.21ic.com/upfiles/img/20095/200956122048558.jpg">
红心j 发表于 2009-5-6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醒:典型值不是最大值

另外,TTL输出级也不都是9楼的电路,能力强的在输出级没有二极管降压,集电极电阻也没有130欧姆那么大,小到50欧姆左右。<br /><br />凡事不能一概而论。<br /><br />如果不考虑安全性和可靠性,随便怎么搞,大不了烧坏了器件再换。
 楼主| tyrone3000 发表于 2009-5-6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了,别争论了!试验两天了,一直通电没问题

,事实上没那么大的灌电流
chunk 发表于 2009-5-7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在15楼说了——

芯片使用的是SN74LVC04<br /><br />SN肯定是TI公司的,LVC是什么?很多老鸟都很清楚吧?我还怕我记错特意到www.ti.com上查了下SN74LVC04,结果是OBSOLETE,只好下载SN74LVC04A的DATASHEET,第一页最底下写着:<br /><br />Inputs&nbsp;can&nbsp;be&nbsp;driven&nbsp;from&nbsp;either&nbsp;3.3-V&nbsp;or&nbsp;5-V&nbsp;devices.&nbsp;This&nbsp;feature&nbsp;allows&nbsp;the&nbsp;use&nbsp;of&nbsp;these&nbsp;devices&nbsp;as&nbsp;translators&nbsp;in&nbsp;a&nbsp;mixed&nbsp;3.3-V/5-V&nbsp;system&nbsp;environment.<br /><br />翻译一下:输入端能够被3.3V或5V的器件驱动。这个特点允许将这些器件用在3.3V/5V混合(电源)系统中当做一个(电平)转换器。<br /><br />楼主为何要问?大家为何要争论?我们一天一天的都在干些什么呢?
awey 发表于 2009-5-7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不同步供电的系统

即使是使用相同的逻辑电平的IC,直接相连都有风险,因为上电的时间存在差异。在实际设计电路时,都要引起注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