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火星国务卿 于 2020-8-20 12:11 编辑
自从20 世纪60 年代初人类创造了第一台机器人以后, 机器人就显示出它极大的生命力, 在短短不到40 年的时间中, 机器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 世界已拥有近100 万台机器人。
当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个是在横向上, 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 机器人的种类日趋增多; 另一个是在纵向上, 机器人的性能不断提高, 并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由于具有一般功能的传统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趋向饱和, 而许多高级生产和特种应用则需要具有各种智能的机器人参与,因而促使智能机器人获得较为迅速的发展。无论从国际或国内的角度来看, 复苏和继续发展机器人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开发各种智能机器人, 以求提高机器人的性能, 扩大其功能和应用领域。
除了工业领域,机器人的应用将来会在非制造业与服务业普及开来。此外,在军事上,也会用机器人替代士兵,减少伤亡。在科技研究探索方面,水下机器人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先看一些数据吧!
机器人本体销量:
2013年,国内卖出3.6万台;
2014年,全国卖出5.6万台;
2015年,全国卖出7.8万台;
2016年,全国卖出8.6台;
2017年,预测卖出12万台(今年四大家都在扩产,且卖断货,国产机器人也卖的相当火爆,市场需求在剧增!)。
2025年,机器人能卖多少台?工信部预测1000万台?
相关资料显示:
机器人企业数量:
2015年初,机器人企业(本体+集成)不超过1000家;
2017年初,机器人企业(相关部门全统计)已超过10000家。
机器人企业分类:
1、机器人本体,全国机器人本体企业已超过300家(多家为贴牌),能自主研发控制器的企业不超过10家,本体事业部需要的技术人才偏技术研发,软件开发,控制开发,和售后为主。如果本体企业做集成,也需要集成人才。
本体企业要求高,非名校毕业的学生很难进入!
2、集成商,新型行业会成就不少机器人集成商巨头,目前国内80%的机器人企业为集成商,需要集成机械设计,电气设计,调试,售后等技术人才。
行业主要的人才缺口在集成商,需要的是应用工程师!
3、用户,作为机器人使用用户,和集成商签订了协议,设备有问题先找供应商,一般不会单独去成立自动化设备研发部门而选择外包,需要的人才自然不需要太懂技术,以操作和维护的岗位为主。
那么作为工程师的你,或者想成为工程师的你,在智能制造浪潮下,该如何把控机会?
工业机器人技术岗位待遇:
1、本体企业:控制系统开发高端人才,一般为年薪多少万,且急缺,如果你也想挑战,至少先读个985名校硕士;当然也要看企业性质,是外企还是国企,还是民营等?
2、集成商:做汽车厂集成项目的工程师待遇都不低,月薪税后两万+,如果精通汽车厂标准,待遇更高!3C和一般行业的待遇虽达不到这么高水平,但在整个自动化行业中平均薪资是居高不下的。
3、用户:需要的人才以操作工为主,大部分企业要拿到高的薪水就得不断的加班加班加班!
每个行业都有人才的结构,行业需要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进入行业。
要想成为一个成熟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师,到底该掌握哪些技能?
根据以下建议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1、操作编程:
适合没学历,没基础的朋友,学会去一线从事机器人操作工,目前也有一定需求。
2、调试维修:
最低学历要求大专(代表技术基础和学习能力),且是相关专业(电气,机电一体化等),如果懂PLC,做过设备维护维修或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有一定的基础可放宽学历要求,学成后可上手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小型生产线的编程、调试应用,就业去向集成项目调试工程师、售后维修服务工程师。
3、电气设计:
最好是本科学历,有做过设备电气设计,产线电气设计相关工作,熟悉PLC,伺服控制,电气制图等,电气设计的待遇比较高,学成就业去向为集成项目电气控制设计工程师。
4、机械设计:
最低学历大专(不过最好是本科及以上),会三维制图,有机械原理,非标设计基础,学完能完成简单生产线的设计,可行性如何和个人的工作经验及项目经验相关联。学成后,能根据老板或客户的要求,小型自动化生产线出方案模型图,并将其变成动画,方案可不可行就看功力深不深厚了。就业去向集成项目机械设计工程师、项目工程师
5、技术营销:
有些朋友认为工业自动化领域销售好做,只要口才好就ok,其实不然,现在各行业慢慢从公关型销售向技术服务型销售转变,意思就是说以前靠关系,现在主要靠技术服务,凡事无绝对,你有够强的关系也不需要靠技术,但是大部分人士没有关系的。故要从事机器人相关的销售还得懂技术,行业偏向于招销售工程师,不少公司的销售底薪比技术高!那么想创业,想从事项目管理,销售工程师的朋友建议学学系统集成相关的技术营销课程!懂技术,懂项目流程,客户问技术问题不会再尴尬,也能做方案。
此外,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很多。
1、从仿生学角度看, 虽然人们曾努力创造了数种用于机器人的驱动系统,但由于现代机器人的驱动系统相当笨重, 现在还是没有任何能与人的肌肉相媲美的驱动系统。
2、对于移动机器人来说, 还需要解决可携带能源的问题。现在所使用的蓄电池的体积与重量, 相对其蓄电容量来说, 都显得太大、太重。
3、传感器的小型化和集成化已取得一定的进展, 但仍然不能满足机器人技术发展的需要。
4、计算机的信息传输与处理速度还不够快, 还不能满足机器人实时感知系统的需要。
还有这么多问题等待解决,目前正是从事智能机器人研究和应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干的大好时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