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NE5532 于 2012-1-29 11:57 编辑
楼主的精神可嘉,如果知其然,还可以知其所以然,就更好了。如果楼主还是学生,可以往这方面培养,如果是工作了的,就的赶快补课了。
1、采用MAX232做串口通信的电平转换器件,其周围的电容采用1μF比采用0.1μF能够大大降低误码率。
【MAX232那几个电容,说穿了就是电容型DC-DC的FLY电容和输入输出电容,是有要求的,不是试出来的,在常规条件下,串口的误码率根本测不出来,出现无码肯定是电容选择不当,输出电平已经畸变了。
这个电容该用多大,应该遵照数据手册要求,而且考虑温度补偿因数。】
2、如果不采用数据包传送数据的方式,那么USB转串口就需要硬件流控制,即将USB转串口芯片的RXD与CTS连载一起,再连到电平转换芯片的RxOUT管脚即可。
【RS232流控制有ON-OFF和硬件握手两种,起码不是用RXD和CTS来做的,预知详情,找本讲猫的老书来看就知道了。】
3、采用AMS1117芯片做电源电路,其散热片(绝)不能连接到基板地线上,否则会出现AMS1117-3.3输出电压为0,并且芯片会严重发烫,同时也会使前级电源电路负载加重,输出电源电压降低。
【数据手册明确说了封装的那个引脚是啥功能,这个说穿了是连数据手册都没看过就开始接电路了,把输出给短路到地了,得到的教训不能仅限于1117,应该是所有芯片都要仔细看,例如把51的PLCC封装和DIP封装引脚顺序看反了,老板可能会请你走路。】
4、TLP521光耦的输出采用10kΩ的上拉电阻,才能保证输出有效。
【这个也应该推广一下——任何开漏输出的电路,没有上拉是输不出信号的。而且也不一定是10k啊,应该是根据实际需要来算电阻值,搞电子可不能算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