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将至,孩子们又将回归家庭,与父母亲人一起度过幸福的新年。许多爸爸妈妈又开始了“假期恐惧症”,纷纷求助:“我实在是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不知道怎么与他们相处,help!”
今天与大家分享人民日报公布的30个培养孩子的细节,希望对年轻的老师、父母们有所帮助。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期盼社会对自己尊重,是一个人天性的需要。”
不要因为孩子小,就忽视了他的自尊心。当孩子们感觉到自己被认可、信任,他们也会乐于维护自己的“名誉”,更加自觉地关注自己的言行,以求收获更多的认可与表扬,慢慢的习惯成自然,这便是良性循环。
被誉为“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的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中提出了两个“凡是”: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去想。他认为,孩子们生来好动,这是天性,而且与他能力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我们要给孩子机会用自己的手和脑去做去想,做事的能力就是越做越强的,就如蒙台梭利所说的:“我看到了,我就忘记了;我听到了,我就记住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作为大人,有“有你等你这个空,十遍我都干完了”的想法很正常,但请耐下心,多给孩子们一些时间。
综艺节目《老师请回答》里,曾经有一期是探讨青春期孩子迷恋手机的话题,过程中老师发现很多沉迷网络的孩子本身并不是被游戏所吸引,而是来自家庭的压力太大,让他们想逃离。是当家庭一旦出现问题,手机里的世界,都成了孩子的“避难所”。我们总想方设法地去改变这样的孩子,其实最需要改变的是家长自己。
改变我们和孩子沟通的态度,改变我们陪伴孩子的方式,改变家庭的不和谐的氛围,用爱填满孩子内心的空虚。爱和陪伴给足了,孩子就会有你想象不到的变化。
“被需要”感,能够帮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存在价值,在分担家务的同时,也更能明白责任的意义,在帮助大人的同时,体验到“被需要”,从收获价值感与自信心,培养孩子坚毅的性格。而且在共同劳动的过程中,也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同理心。
电影《春潮》海报上有句话:“你和你父母的关系,决定你和世界的关系。小孩都不会抱怨自己的父母,哪怕是最糟糕的父母,他们只会接受被给予的一切而长大。”
过度保护与过分严厉,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不适宜的爱”。有人说,孩子的一生都在追寻价值感和归属感,而这份追寻的前提是获得“尊重”和“自由”。对于家长来说,请努力做成长型父母,不断提高表达力——表达爱的能力,提高共情力——不带着自以为是,解读孩子的行为和背后的动机,请用足够的耐心以及无条件的爱理解孩子。饱含着爱的话语,效力是永远的。
在我看来,3-6岁年龄段的孩子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便是培养良好的习惯,相对于掌握什么技能,优秀的意志品质、优良的习惯养成才是更关键的。所以父母和孩子们在一起,也要关注良好的公共守则的遵守,家庭规则的制定和管理等等。
白岩松曾说:“中国教育现状最大的问题不是学校和社会,而是家长的再提升。”可惜的是,家长们的骄傲往往浑然天成,认为孩子一旦有问题,就是孩子的问题,自己不会有问题。今天跟大家分享这30个细节,希望我们共勉,愿我们的孩子无论何时何地,想起父母时,都能发自肺腑地微笑,都能感受被爱,学会付出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