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对数运算电路”的家里去做客!

[复制链接]
7267|43
 楼主| xiaotaodemeng 发表于 2012-2-25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让我学到了这么多,真的是大开眼界。不过,增加了反相器后,原来的信号不是没有正负之分了吗?输出不就变成单极性了吗?另外,“必须改换PNP管(或在PNP原来的管子上并联)”这句话里后一个pnp是不是该是npn呀?
最后,迫切希望你告诉你的图摘自哪本书,谢谢了,大侠! 23# lymex
xukun977 发表于 2012-2-25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书上说的可能是一般管子,实际范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子性能了,比如一般diode可能也就3、4个decade,专业的log 二极管能做到7个,3707 BJT也能做到6个。加上究竟失真到什么程度算不好等,说不尽了。
实用电路还得加反极性保护、温度补偿、频率补偿和直流失调补偿等,也算个系统了,真正要做好也不易。现在网上常见的电路多是直接从OP的datasheet里直接照抄的。
 楼主| xiaotaodemeng 发表于 2012-2-25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能回答我22楼的问题吗?谢谢 26# xukun977
hucady 发表于 2012-2-25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一个全面的总结啊
 楼主| xiaotaodemeng 发表于 2012-2-25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谢谢啦 22# xukun977
ghost1325 发表于 2012-2-25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探索精神值得俺学习!
 楼主| xiaotaodemeng 发表于 2012-2-25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怎地,发帖时是20分的现在只有10分可用,困惑中。
不好意思。xukun977,另外10分我下个帖子给你补上,一定的。
xukun977 发表于 2012-2-25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1,图中的IC标明型号了,你查该IC的datasheet里可能有,你试试。
2,是在NPN上并联一PNP,分别处理两个极性的Vin
3,这个反相器不是数字电路里面的反相器,而且是加在Vin处的,不是加在OP输出端的。
 楼主| xiaotaodemeng 发表于 2012-2-25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哦,谢了 32# xukun977
lymex 发表于 2012-2-25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让我学到了这么多,真的是大开眼界。不过,增加了反相器后,原来的信号不是没有正负之分了吗?输出不就变成单极性了吗?另外,“必须改换PNP管(或在PNP原来的管子上并联)”这句话里后一个pnp是不是该是npn呀 ...
xiaotaodemeng 发表于 2012-2-25 16:47

不客气。
增加反相器就只能能用在正信号上。
后一个PNP的确应该是NPN。
电路来自这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xiaotaodemeng 发表于 2012-2-25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回答的很全面 11# MCU52
 楼主| xiaotaodemeng 发表于 2012-2-25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不过,唯一的遗憾就是,没人可以帮我解释为什么图三将基极和集电极接在一起,精度范围就从图2的7-8个数量级降成4-5个数量级。
按道理,依然只有很少的电流通过基区的体电阻啊,理论上应该和图2精度上没什么区别啊?

将基极和集电极接在一起最大的好处如我14楼贴图所述,不就只是消除自激和颠倒即可适合负信号这两个优点吗?
lymex 发表于 2012-2-25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不过,唯一的遗憾就是,没人可以帮我解释为什么图三将基极和集电极接在一起,精度范围就从图2的7-8个数量级降成4-5个数量级。
按道理,依然只有很少的电流通过基区的体电阻啊,理论上应该和图2精度上没什么区别啊 ...
xiaotaodemeng 发表于 2012-2-25 22:57

那本书上说的4-5个数量级是没有道理的,作者肯定没有做过试验,或者用的是微电流下特性不好的美国三极管,所以那个不要去信。
xukun977 发表于 2012-2-26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IB的作用啊,上面说了的,IB=IC/beta,而beta和IC的关系如下图,电流过小,,beta越小,误差项IB越大,所以导致它的下限小于基极直接接地的。


具体几个量级,没必要细究了,用的管子不同,结果肯定不同。不少资料认为一个是10decade,一个是6个,由于上限大多是1mA,所以下限太小了,一般人手头根本没仪器可测1pA的电流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ghost1325 发表于 2012-2-26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佛出版的电子学第二版中,对此有如此描述: 因为三极管 集电极电流IC与发射结电压成精确的指数对应关系, 如果把基极与集电极短接有可能会导致错误 因此没有虚短的第二个图精度更好
 楼主| xiaotaodemeng 发表于 2012-2-26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对了,我也看到了,不过没看懂出错是什么意思 39# ghost1325
 楼主| xiaotaodemeng 发表于 2012-2-26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消化中... 38# xukun977
GavinZ 发表于 2012-2-26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很好的问题啊,不过搞不懂:(
收藏下,关注。
 楼主| xiaotaodemeng 发表于 2012-2-26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期待高手来拯救我们! 42# GavinZ
 楼主| xiaotaodemeng 发表于 2012-2-26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不太懂啊,请看我的最新帖子https://bbs.21ic.com/icview-310815-1-1.html

38# xukun97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