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研二的时候写的一篇日志
-------------------------------------------------------------------------------------------
学习与反思-“思维经济原则(马赫主义)” 2009-11-20
因为好奇,总是有很多的为什么。花了不少时间看书,听课,虽一些收获,但却引发更多的好奇和困惑。忽然发现读书可能不是让自己有知,而是知道自己的无知,而且是永远的无知。
我们被灌输的单一的认识论,被屏蔽的误导的信息,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认识,我们为此付出了代价。我们总是去认识我们认为可以认识的世界,但结果总是哪么的勉强,不能说服自己的内心。我们反思不够,在认识世界的同时是不是也很有必要认识一下作为认识主体的自我呢?
之前想对自己认识梳理和提高,拟了一个<习作计划>,也没写完。尽管如此,还是对自己的认识做了简单的梳理。之后在经过图书馆人文社科书架旁,总是留心看看一些书,关于技术史的,心理学,哲学的等方面的。很多书过去可能也看到过,但却没有一点儿印象,没有共鸣,擦肩而过一般,但经过困惑、反思之后,常常不经意间看到听到曾经不以为意的一句话也会觉得是如此的深入我心。也如那记不起的初见,但一次次相遇而渐长的内心的欣赏和热情......
最近看到马赫的“思维经济原则”,一种被批评为 “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但我却觉得其中很多的观点却正合我意。没有太多的时间也没有能力去评判,或许有评判的必要么?我们从先哲们富有充满智慧,富有启迪的思辨中,择取适合我们自己的,为我所用,这难道还不够么?我们不是哲学家,哲学对与我们来说,正如数学对于我们一样,只是工具而已。当生产者为争夺市场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作为消费者使用者的我们只要选取我们所需要的就行了。毕竟我们生活在世俗的现实的世界,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智力是有限的,我们或许应该做有节制有限度的思考,否则有可能陷入终极问题思考的无底洞,思考那些思维所不能思考东西。当我们知道我们将永远的无知,不可能终结内心的好奇,于是不得不换条路,换个窗口,或许在不同的窗口下,能看到别样的世界。马赫及其他先哲给了我们这样的思路和理由。正如考虑了种种的实际限制,我们放弃‘最优’,选择了实用的‘次优’一样。
或许我太笨了,很多东西困惑了很多年之后,才能慢慢明白一点儿。学了很多,但扪心自问一下,到底有多少是深入内心,真正固化为自己的东西呢?有多少像RAM一样,掉电即失呢? 即使如此,还是有一点点的欣慰,虽不是先知先觉,能后知后觉或许应该也不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