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甩锅那些事」。
1、职场甩锅图鉴
人在工位坐,锅从天上来。
无论大厂小厂,总会碰到「只要脸皮厚,没有甩不掉的锅」的不靠谱同事。来看一下下面这几种操作,是不是有你熟悉的味道:
① 见者有份型
先不断讨好你,让你从“帮忙解决一些小问题”,到“逐步分担他的工作”。
然后,他在慢慢抽身,你却越陷越深。
最后,出了问题就拉上你做垫背,说“是你没有解决问题”。
② 总有退路型
明知道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量,领导还大包大揽,和老板承诺“一定完成目标”。
最后,完成了,成绩是他的,没完成,那就是你“不努力、进度慢、没有责任心”。
③ 说不清楚型
跨部门沟通就是一场大战,业务、品牌、研发…反正推来推去,反正谁也不接,反正最后也说不清楚……
还有一套「三不」说辞,你也一定很熟悉:
“我不知道,我不会,这事不是我负责。”
前几个月我遇到一位老同学,进新公司不到3个月就离职了,原先她还奇怪为什么面试这么顺利,后来才知道:她就是进入填坑的。
在她之前,这个项目已经是个烂摊子了,各种需求不清、人手不足、协调一片混乱,她接任管理之后,全部重新梳理,从新做人员调动、培训、打气,结果到了执行阶段,上头根本不给力,进展极慢。最后她的领导用一句“新来的人不能够融入企业文化”,把锅全甩给她了,还给了最低的绩效考评。
碰到这种领导,她果断离职了。
所谓“打不过就加入”,所以也有看到提问:“想要职场混得好,是不是必须要学会甩锅?”
这事,我个人认为:没必要。
甩锅一时爽,名声粉碎厂。
短期看,甩锅是有利可图的,但那毕竟也就是些“小得小利”,谁还会接二连三上你的当呢?
职场上想要走得远,还是“出门靠朋友”。
朋友从哪里来?从你的能力和担当中来。
2、谁是“被甩锅”的目标?
即便不好听,我们也要承认,有时候容易被别人甩锅,也真的是“一个巴掌拍不响”。
特别是有这些特点的时候,在甩锅人眼里,那简直就是明晃晃的目标。
① 讨好型人格
这个话题也讨论很多了,所谓讨好型人格,就是在与别人协作时,倾向“维护和谐关系”的人。即便知道问题出自对方,为了不撕破脸,也会默默忍受。
但是!这只会让甩锅侠们更加肆无忌惮。
② 职场新人或岗位新人
新人初来乍到,本来就有不熟悉流程或业务的地方,这是甩锅侠最好抓住的点。
前面提到的那位同学,就是中了这个招。
③ 职场边缘人
这可能是最难受的,“有好处的时候没人想到你,有问题了,你突然就变C位了。”
那这种人甩锅,大家的想法也很简单:可有可无的人,走了就走了。
完全没有心理负担。
所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想被别人当软柿子,就要时刻注意自己甚至的标签,否则甩锅一旦开始,就不会主动停止。
关注职场上的自我利益,坚持自己的原则,该说不的时候勇敢说不。用实际行动告诉甩锅侠们:咱不惹事,咱也不怕事。
3、预防甩锅的3招
面对甩锅侠的花招,我们要学会预防。
① 工作界限要划清
在接受或加入一个新项目是,一定要及时与自己的领导或负责人明确自己的职责,不要用模糊的语言,不要相信“大家一起怎样怎样”,要清楚得定下来:自己的工作范围是什么、责任是什么、流程是什么,上下游和谁对接,每个人环节的目标、截止时间、风险提示是什么。
这才叫划清工作界限。千万别急着开始。
② 不当老好人,不随便给建议
有时候你觉得“别人请教了,我就回答”,本来是好心,可结果却不一定。
上个月见一位老朋友,发现他心情不太好,一问才知道,他就因为这样的“好心”背了黑锅。
他隔壁的项目组换了新组长,说刚接任有些事不清楚,找他请教请教。他觉得没什么,就给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过了两周上级找他,直接被批评了一通,他才知道对方在执行问题全甩锅给自己了,说是“他指导的”,“自己照做了才出的问题”。
这可是真的冤枉。
但是也说不清楚了,这种没有第三人在场的“非正式沟通”,又没有任何记录,最后真实有口难辩。
所以,职场上也要有留个心,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最好不要插手,如果敏感问题,一定要果断拒绝。
我们可以自己坚持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但不能指望每一个人都如此。
③ 公开沟通,留下记录
还是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当时的“请教”有记录,这事可能就不会发生。
甩锅侠最爱做的就是“装糊涂”,可是,如果你有邮件、聊天记录、工作群,这些白纸黑字的东西,就是击败他们的最好武器。
写在最后
还是那句话,“甩锅一时爽”,甩锅侠们推卸责任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
舍费尔说:你把责任推给了谁,就给了谁权力。
当我们遇到“锅从天来”时,不要躲也不要等,正面出击。因为“承担责任的同时,你也有拥有了解决问题的权利”。
成功了,你的能力和价值得到体现;
失败了,就是一场历练,让你看清周围的人和事。
职场是公开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眼睛,很多事情嘴上不说,心里都有各自的答案。
最后,希望你的职场波澜不惊,大家都不用甩来甩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