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改名了 于 2022-12-29 19:04 编辑
#申请原创#[url=home.php?mod=space&uid=1318276]@21ic小喇叭 @王栋春 @21ic小可爱 @21大掌柜[/url]一起来围观。。2022年接近尾声了,忙碌的一年又过去了,经历了口罩被封在家里,又经历了解封,到最后全员开放。经历了行程码下线,也经历了成长。许久没有拆解小玩意了,今天来拆个新的硬盘扩展坞,准备把原来的硬盘换掉,换成固态硬盘,用于存储记录孩子的成长。
本次拆的,主要是9in1扩展坞,左边是一个英睿达P3固态500G,中间,扩展坞,右边是螺丝刀。
硬盘与扩展坞的参数,接口参数如下,
输入端为USB3.1Type-C接口
输出端为USB3.1type-A,3个
USB3.1Type-C1个,HDMI接口1个,TF/SD接口1个,网口LAN接口一个,AUX音频接口一个,M.2硬盘接口一个。
输出HDMI为4K60HZ,USB3.1传输速度为10Gbps,约每秒传输500M的速度。
整体规格参数,设备材质为铝合金,支持Windows及Mac OS苹果系统。
打开包装,抽出主体,上面是扩展坞,鱼鳍式散热的主体。
拿出扩展坞,底部是一堆配件,原本要用我的螺丝刀,看来不需要,自带一把螺丝刀。
拆箱后,整体配件有,一根CtoC的数据线,一把螺丝刀,一块硅胶散热片,一个螺丝,两个软胶扣,用于固定硬盘的,还有说明书与保修卡。
来欣赏下整体外观,铝合金的外壳,现在这个季节拿到手里是真的很凉,夏天的时候可以用来进行物理降温[偷笑][偷笑]。
中间接口就是M2的硬盘接口了,四个角各有一个脚垫。
拆开脚垫,有4颗螺丝,直接拆下来,上面的铝合金盖板就可以拿下来了。
来看看,整体拆下盖板后,里面是一整块PCB板,因为是三面有接口,所以芯片大部分集成在没有芯片的这端。先从输入端看,这边集成了,电源,升压,开关管,还有一颗电容。用于处理输入端的电源。可以分布到每一个接口。右边还有一个AUX音频接口。可以外接音源。
来看左上角第一颗芯片,来自威盛-VL103,一颗支持PD3.0快充芯片。
下面那颗丝印看不太清楚,大概是P25Q。
右边第一个接口是HDMI,负责视频输出。
左边第二个芯片,也是威锋的VL822-Q7,是一颗集线器控制器,支持所有接口适应USB3.1操作,可以多个设备同时使用时,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性能,基于Vl822集线器的设备在win os 或者Linux内核下工作,不需要额外的驱动程序。并且还兼容了智能手机,平板或者机顶盒等设备。
Cf与sd卡槽,据说两个卡槽,不支持同设备的插入,只能使用一个,可能也是跟某颗芯片有关系吧,不支持同是插入的读取与写入。
LAN口处一颗GST5009LF的芯片负责网络通讯。。
两个USB3.1接口,焊锡处非常整洁。
核心主控部分对应固态硬盘的主控为?JMicron的JMS583,这是一款NVME转USB 3.1GEN2主控芯片,常见于很多品牌的硬盘盒上。
拆下整块PCB板,反面也有两颗芯片,标签上的生产日期是2022年5月份的,
还有一颗芯片来自谱瑞Parade的PS176HDM,负责DP转HDMI的信号转换芯片。
整个铝合金外壳非常漂亮,看外观感觉应该是整块铝板抠出来的。一共有8个螺丝孔。
接着开始安装回去,再来看看英睿达的p3,
P3的基本参数为2280,传输速度为3500M,
刚好对应硬盘盒的位置,属于最大的这个。。
撕下标签,只有两颗芯片,一颗250G,中间主控芯片。主控芯片为群联PHISON,PS5021-E21一颗2021年发布的主控ic,性能也是非常不错。
…闪存颗粒,使用美光自家存储编码为2HC2DNY155,是176层的3D QLC NAND,每颗的容量为250GB,主控芯片没有使用自家的主控。
安装到位,扣上卡扣,贴上散热硅胶,装上螺丝,非常完美的硬盘扩展坞,就可以正常使用了,500GB,实际打开可用空间只有466G。
整体来说,奥睿科9合一扩展坞,做工出色,铝合金材质外壳设计兼顾机身强度,颜值和散热,同时在具备主流快充,数据传输,视频输出的基础上,加入了硬盘盒的功能,让产品功能更加全面,100w
PD快充和全10Gbps传输接口设计,让整体性能更加强悍,可以满足部分音视频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使用需求。
但是我晚上回家使用的时候,通过C口链接电脑,两个USB一个链接手机,一个链接移动硬盘,把手机数据复制到硬盘,结果一复制,直接重新发现硬件,咨询了官方,说大功率设备传输数据时候,需要找一个C口电源,链接后才会更稳定,可能我电脑的功率不够,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
@21小跑堂 :腊八快乐,下一个素材拆解20多年前的三星台式机。素材已经准备好了
元旦快乐~
跟着楼主一起围观了解一下,感觉里面的焊接水平有些差强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