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图书馆基本上都采用条形码技术作为识别方法来管理图书。然而,条形码虽然价格便宜、制作方便等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如容易磨损、存储空间小,必须贴在书内等给使用带来不便,并且无法实现图书的快速盘点、查找、排架等功能,所以并不完全适合图书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化建设不断的推进,读者对图书馆服务质量要求是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都是图书馆领导者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RFID技术可以克服以上问题,用来识别、追踪和保护图书馆的所有资料,通过RFID系统实现图书借还、上架、查找、馆藏盘点等功能,大大的改进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借阅流通是图书馆管理中最大量的业务之一。目前, 一般图书馆的图书借阅是操作员手持对图书或音像制品进行逐个扫描记录, 然后将扫描后的被借阅物消磁。采用 RFID 技术, 借阅业务在流程上可以紧缩, 可以同时对多本书或音像制品进行扫描, 并且更改 RFID 标签中借阅状态信息内容, 瞬间完成条形码和磁条的借阅流通功能。由于流程紧缩, 操作员的人力可节省, 借阅者通过自助借阅服务, 节省了图书馆运营成本。此外, 对于或其他一些存在可分离包装的借阅品, 只要在内容物和包装物上同时附加 RFI标签, 即可在借阅流通扫描的同时, 鉴别有无不一致的情况。而原始采用条形码的管理方式, 必须由操作员开启包装人工鉴别, 增加了借阅时间, 而且带来了潜在的由于人工错误引起的不良后果。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包括门禁系统、图书私夹检查、借阅登记遗漏检查等方面, 大多通过磁条技术实现。利用RFID 技术, 可以更好地实现磁条技术的功能。图书借阅后, 图书 RFID 标签中, 借阅状态信息被设置,出口阅读器可根据此信息判断被检查图书是否为私夹或借阅记录遗漏图书, 从而做出报警动作。同时, 可以根据借阅者自身 RFID 标签和携带图书的标签, 从借阅信息数据库储存的记录信息中, 判断这些图书是否是该借阅者所借, 进而给出相应处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