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办发文指导充电桩发展:2030年基本建成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近年来,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
同时,我国充电桩市场也伴随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备受资本关注。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到520万台,同比增长近100%。
自2022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发展。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提到,释放出行消费潜力。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布局,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0%左右。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全面推动车桩协同发展,推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的能量和信息双向互动,开展光、储、充、换相结合的新型充换电场站试点示范。
此外,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还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推动充电桩市场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到520万台,同比增长近100%。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增长约65万台,累计数量达到180万台;私人充电基础设施增长约190万台,累计数量超过340万台。
着眼未来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快速增长的趋势,充电基础设施仍存在布局不够完善、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不够均衡、运营不够规范等问题。
“目前仍存在公共充电设施布局不合理、部分居民小区建桩难充电难、充电市场运行不规范、设施维护不到位等问题。”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梁昌新表示,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协同,持续优化充电网络规划布局,着力**充电难题,优化完善政府监管平台体系,提升充电行业发展质量和建设运营标准,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我国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工业、农业、服务业全链条各环节。其中,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成为构建出行方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
《指导意见》还提到,建设形成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布局的充电网络,大中型以上城市经营性停车场具备规范充电条件的车位比例力争超过城市注册电动汽车比例,农村地区充电服务覆盖率稳步提升。充电基础设施快慢互补、智能开放,充电服务安全可靠、经济便捷,标准规范和市场监管体系基本完善,行业监管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技术装备和科技创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坚持应建尽建、因地制宜、均衡合理,科学规划建设规模、网络结构、布局功能和发展模式。并从城际充电网络、城市群都市圈充电网络、城市充电网络、农村地区充电网络等多维度对我国在构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提出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中提到对于‘两区’(居住区、办公区)和‘三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的重点覆盖,明确了公用充电和目的地充电将会成为未来整个充电网络的底层架构;对于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的布局,为未来分散的投资商明确投资方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运营侧标准体系的搭建,将大力促进未来整体运营一致性和车辆及充电桩的技术发展一致性。此外,保障力度的加大,将有利于新的商业模式与传统金融、土地政策快速地结合,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大力推广应用智能充电基础设施,新建充电基础设施原则上应采用智能设施,推动既有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积极推动配电网智能化改造,强化对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的调控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