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其他]

谈谈单片机编程思想——状态机

[复制链接]
849|6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玩单片机还可以,各个外设也都会驱动,但是如果让你完整的写一套代码时,却无逻辑与框架可言。这说明编程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你需要学会一种好的编程框架或者一种编程思想!比如模块化编程、状态机编程、分层思想等,相关推荐:分享两种单片机编程思想。

    本文来说一下状态机编程。

什么是状态机?
    状态机(state machine)有5个要素:

状态(state)

迁移(transition)

事件(event)

动作(action)

条件(guard)

    状态:一个系统在某一时刻所存在的稳定的工作情况,系统在整个工作周期中可能有多个状态。例如一部电动机共有正转、反转、停转这 3 种状态。

    一个状态机需要在状态集合中选取一个状态作为初始状态。

    迁移:系统从一个状态转移到另一个状态的过程称作迁移,迁移不是自动发生的,需要外界对系统施加影响。停转的电动机自己不会转起来,让它转起来必须上电。

    事件:某一时刻发生的对系统有意义的事情,状态机之所以发生状态迁移,就是因为出现了事件。对电动机来讲,加正电压、加负电压、断电就是事件。

    动作:在状态机的迁移过程中,状态机会做出一些其它的行为,这些行为就是动作,动作是状态机对事件的响应。给停转的电动机加正电压,电动机由停转状态迁移到正转状态,同时会启动电机,这个启动过程可以看做是动作,也就是对上电事件的响应。

    条件:状态机对事件并不是有求必应的,有了事件,状态机还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状态迁移。还是以停转状态的电动机为例,虽然合闸上电了,但是如果供电线路有问题的话,电动机还是不能转起来。

举个例子

要解决的问题

    电路如下图:

    器件包括单片机MCU、一按键K0、LED灯L1和L2。

    实现功能描述:

L1L2状态转换顺序OFF/OFF--->ON/OFF--->ON/ON--->OFF/ON--->OFF/OFF

通过按键控制L1L2的状态,每次状态转换需连续按键5次

L1L2的初始状态OFF/OFF



状态转换图

    在状态机编程中,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有状态转换图,后有程序,程序应该是根据设计好的状态图写出来的。

    下面这张按键控制流水灯状态转换图,是用UML(统一建模语言)的语法元素画出来的,语法不是很标准,但拿来解释问题足够了。



    上图中,圆角矩形代表状态机的各个状态,里面标注着状态的名称。

    带箭头的直线或弧线代表状态迁移,起于初态,止于次态。

    图中的文字内容是对迁移的说明,格式是:事件[条件]/动作列表(后两项可选)。

    “事件[条件]/动作列表”要说明的意思是:如果在某个状态下发生了“事件”,并且状态机

    满足“[条件]”,那么就要执行此次状态转移,同时要产生一系列“动作”,以响应事件。在这个例子里,我用“KEY”表示击键事件。

    图中有一个黑色实心圆点,表示状态机在工作之前所处的一种不可知的状态,在运行之前状态机必须强制地由这个状态迁移到初始状态,这个迁移可以有动作列表(如图1所示),但不需要事件触发。

    图中还有一个包含黑色实心圆点的圆圈,表示状态机生命周期的结束,这个例子中的状态机生生不息,所以没有状态指向该圆圈。

程序代码

    下面是根据上述状态转换图写成的代码:

void main(void)
{
sys_init();
led_off(LED1);
led_off(LED2);
g_stFSM.u8LedStat = LS_OFFOFF;
g_stFSM.u8KeyCnt = 0;
while(1)
{
if(test_key()==TRUE)
  {
   fsm_active();
  }
else
  {
   ; /*idle code*/
  }
}
}
void fsm_active(void)
{
if(g_stFSM.u8KeyCnt > 3) /*击键是否满 5 次*/
{
switch(g_stFSM.u8LedStat)
  {
case LS_OFFOFF:
    led_on(LED1); /*输出动作*/
    g_stFSM.u8KeyCnt = 0;
    g_stFSM.u8LedStat = LS_ONOFF; /*状态迁移*/
break;
case LS_ONOFF:
    led_on(LED2); /*输出动作*/
    g_stFSM.u8KeyCnt = 0;
    g_stFSM.u8LedStat = LS_ONON; /*状态迁移*/
break;
case LS_ONON:
    led_off(LED1); /*输出动作*/
    g_stFSM.u8KeyCnt = 0;
    g_stFSM.u8LedStat = LS_OFFON; /*状态迁移*/
break;
case LS_OFFON:
    led_off(LED2); /*输出动作*/
    g_stFSM.u8KeyCnt = 0;
    g_stFSM.u8LedStat = LS_OFFOFF; /*状态迁移*/
break;
default: /*非法状态*/
    led_off(LED1);
    led_off(LED2);
    g_stFSM.u8KeyCnt = 0;
    g_stFSM.u8LedStat = LS_OFFOFF; /*恢复初始状态*/
break;
  }
}
else
{
  g_stFSM.u8KeyCnt++; /*状态不迁移,仅记录击键次数*/
}
}
    先看一下fsm_active()这个函数,g_stFSM.u8KeyCnt = 0;这个语句在switch—case里共出现了 5 次,前 4 次是作为各个状态迁移的动作出现的。从代码简化提高效率的角度来看,我们完全可以把这 5 次合并为 1 次放在 switch—case 语句之前,两者的效果是完全一样的,代码里之所以这样啰嗦,是为了清晰地表明每次状态迁移中所有的动作细节,这种方式和上面状态转换图所要表达的意图是完全一致的。

    再看一下g_stFSM这个状态机结构体变量,它有两个成员:u8LedStat和 u8KeyCnt。用这个结构体来做状态机好像有点儿啰嗦,我们能不能只用一个像 u8LedStat 这样的整型变量来做状态机呢?

    当然可以!我们把上图中的这 4 个状态各自拆分成 5 个小状态,这样用 20 个状态同样能实现这个状态机,而且只需要一个 unsigned char 型的变量就足够了,每次击键都会引发状态迁移, 每迁移 5 次就能改变一次 LED 灯的状态,从外面看两种方法的效果完全一样。

    假设我把功能要求改一下,把连续击键5次改变L1L2的状态改为连续击键100次才能改变L1L2的状态。这样的话第二种方法需要4X100=400个状态!而且函数fsm_active()中的switch—case语句里要有400个case,这样的程序还有法儿写么?!

    同样的功能改动,如果用g_stFSM这个结构体来实现状态机的话,函数fsm_active()只需要将if(g_stFSM.u8KeyCnt>3)改为if(g_stFSM.u8KeyCnt > 98)就可以了!

    g_stFSM结构体的两个成员中,u8LedStat可以看作是质变因子,相当于主变量;u8KeyCnt可以看作是量变因子,相当于辅助变量。量变因子的逐步积累会引发质变因子的变化。

    像g_stFSM这样的状态机被称作Extended State Machine。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沙发
tpgf| | 2024-3-5 10:00 | 只看该作者
即便不跑系统 状态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wakayi| | 2024-3-5 11:05 | 只看该作者
以前上学的时候学习数字电路和fpga  就非常看中状态机 当时只是觉得状态机仅仅就是适用于fpga  现在眼界开阔了  才知道 这只是一种思维的走向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wowu| | 2024-3-5 22:2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使用goto进行状态的跳转 会不会效率更快一点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renzheshengui| | 2024-3-5 22:53 | 只看该作者
各种编程思想可以进行交叉使用么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
paotangsan| | 2024-3-5 23:26 | 只看该作者
这只是一种编程思想,具体如何体现在代码里边,还要看具体情况再定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
keaibukelian| | 2024-3-5 23:59 | 只看该作者
状态机只能通过switch语句来实现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93

主题

1483

帖子

3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