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这种观点的人,也是受到了学校教育的影响,因为书本上面的代码都很短,而且比较的简单。但在工作中,也这么简单吗?非也。 我总结了一下,教材上的程序与实际工作中的程序至少有以下几个不同: 第一,代码行数的多少。 教材中的代码一般为几十行,多则一两百行,大家当然会觉得简单;而工作中的代码少则几千行,多则上万行,两者根本不是同一个数量级的。我最开始拿到程序的时候,脑袋就晕了:怎么这么多代码呢?我从没看到过。 第二,变量及函数的命名。 这是两者的最大不同,也是“专业”和“山寨”的重要区别。在教材中,经常的命名有这几个:“int i;”、“char *p;”、“float f;”、“int f(int a, int b)”等等,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这是教科书对大家的“毒害”。在工作中,我们要严格按照编程规范来办事,像上面那些命名方法是严格禁止的。这在以后的文章中会有详细的说明。 第三,程序的注释。 这也是很让人头痛的事情。教科书上面的程序比较短,因此注释少,这也给大家引入了一种错觉:注释的多少不重要。但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记住:在一些重要的程序语句附近,一定要有注释。不仅如此,注释的写法也有多种,在不同的地方,写法是不一样的。简短而清晰的注释可以提高大家阅读代码的速度,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输入/输出语句。 在教材上,几乎每个程序都有“[color=var(--weui-LINK)][url=]scanf[/url]”和“printf”这两个函数,用于读入和输出数据,大家用得是津津有味,如果哪个程序没有这两个函数,反而会觉得奇怪。但在工作中,确实是几乎不存在这两个函数的,而代之以其它方式来进行输入和输出。在刚开始的时候,你也许会觉得难以接受,但慢慢熟悉之后,你就会知道这是什么道理了。 第五,程序的版式。 在教科书上,没有什么版式可言,基本上实现需要的功能即可。这也给大家带来了误解,认为编程只注重功能,其它什么的都可以“随心所欲”。但在工作中,对于程序的版式、布局都有严格规定的,哪里应该缩进(以及缩进几个空格)、哪里应该留空格、哪里应该留空行,都是要注意的。这就像一个人一样,光说自己肚子里“有货”还不行,还需要注意外表,要让大家看起来觉得很舒服,所谓的“内外兼修”,就是这个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