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要动真格了?基金经理哭晕在厕所,超100人选择离职

[复制链接]
44|0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cooldog123pp|  楼主 | 2024-6-11 1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市面上流传出一则聊天记录,瞬间引发热议。
  在聊天中,当事人称,基金公司要“2019年以后年薪300万以上全退”,“易**的高管之前已经已经退钱了,说保证基金经理上限年薪750万,结果失败”,“马上要出文件,估计一批人要卖房子退钱了”云云。
  随后,有媒体向多家公募基金求证。求证结果是,部分公募人士表示,对年薪300万以上进行追溯、要求全退的消息是真的,“据说已经离职的人也要退,但可能不是强制性的,只是通知要退款,追溯时间和范围也不太清楚”。但是,也有其他头部公募人士表示,目前并未听说该消息。
  公募基金经理薪资话题一直是市面上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是自前年以来,市面上流传着多个版本的公募行业限薪方案,从封顶5000万元、到1500万元、再到350万元、290万元,最新的限薪金额甚至传到了120万元。
  一般来说,管理百亿规模的基金经理年终奖,普遍能超过300万元,顶流基金经理年终奖达到千万元更是大概率事件。限薪之下,首当其冲的是这些明星基金经理们。
  过去大家会热衷于做大规模,是因为基金经理的收入通常与管理规模挂钩。现在限薪后,管理规模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做大带来的收入增量相对有限,这会促使大家不再一味追求扩大单个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
  之前一年赚几千万,现在如果要吐“几个子儿”出来,搁谁谁都不愿意。但没办法,退一步讲,如果消息是真的他们也必须要退,这个不是个人意愿所能决定的。
  同时,薪酬前景不明朗也动摇了部门基金经理们离职的心思。iFinD数据显示,卸任产品方面,今年以来共近900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宣布卸任,而一些基金经理卸任后的动向便是离职。数据显示,年内有超100位基金经理选择离职。
  基金经理们的下一站,私募是个不错的选择。
  私募的收入主要来自两方面:管理费和业绩提成,因此更加灵活。此前有报道,量化私募重金招聘基金经理,开出的年薪是“100-200万”底薪只是标配,还有很具想象力的超额报酬“提成”。相比于公募限薪之声不绝于耳,私募的薪资极具诱惑力。
  而且,基金经理“公奔私”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这些基金经理被称为“公募派”。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近400位从业背景为公募的私募基金经理中,今年以来有业绩披露的共383位。业绩方面,上述383位基金经理年内平均收益为0.79%,取得正收益的有199位,占比为51.96%。
  市场上,比较知名的“公募派”私募基金经理有景林资产的蒋彤、星石投资的江晖,以及泓湖私募的梁文涛等等。
  星石投资的江晖是中国第一代公募基金经理和第一批“公奔私”的基金经理,曾参与筹备华夏基金和工银瑞信基金等大型老牌公募基金,管理过基金兴和基金兴华、华夏回报和工银瑞信核心价值(481001)等多只知名基金产品。最新数据显示,截止4月30日,江晖近十年收益超过220%。
  景林资产的蒋彤是中国最早一批证券从业人员之一,早年间分别在建信基金、南方基金和嘉实基金有工作经历。截止4月30日,蒋彤近十年收益超过400%。
  2002年4月至2006年,梁文涛在易方达基金担任基金经理,同时主管研究部。其管理的科汇基金三年累计收益率在所有54只封闭式基金中排名第一,2004、05、06年连续3年获封闭式金牛基金奖。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止4月30日,梁文涛今年以来收益逼近20%,近一年收益逼近25%,近三年收益超84%,近五年收益率超340%!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相关帖子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654

主题

5986

帖子

29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