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相关] 红外通信原理

[复制链接]
1240|1
 楼主| 呐咯密密 发表于 2025-1-23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外通信是一种利用红外线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其原理如下:
发送端
  • 信号调制:发送端采用单片机将待发送的二进制信号编码调制为一系列的脉冲串信号。常用的调制方法有脉宽调制(PWM)和脉时调制(PPM)。例如在一些红外遥控应用中,通过改变脉冲宽度或脉冲间隔来表示不同的二进制数据。
  • 红外发射:将调制后的电信号加载到红外发射管上,使其发出相应的红外光信号。红外发射管通常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其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一般在950nm左右。
接收端
  • 信号接收与转换:接收端的红外接收器(如一体化红外接收头HS0038)接收到红外光信号后,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 信号放大与解调:对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检波、整形等处理,解调出原始的二进制编码脉冲。例如HS0038可以直接输出解调后的高低电平信号,其接收红外信号的频率为38kHz。
  • 信号解码与执行:将解调后的信号送给单片机等控制器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如控制家电设备的开关、调节参数等。
红外通信的特点
  • 优点:红外通信具有无需实体连线、简单易用、成本较低、抗电磁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小型移动设备数据互换和电器设备控制等领域。
  • 缺点:由于红外线的直射特性,其不适合在传输障碍较多的地方使用,且传输距离较短、传输速率不高。

Amazingxixixi 发表于 2025-1-24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认证:苏州澜宭自动化科技嵌入式工程师
简介:本人从事磁编码器研发工作,负责开发2500线增量式磁编码器以及17位、23位绝对值式磁编码器,拥有多年嵌入式开发经验,精通STM32、GD32、N32等多种品牌单片机,熟练使用单片机各种外设。

568

主题

4085

帖子

56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