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huasoft 于 2025-1-30 16:37 编辑
极海的APM32M3514作为一款BLDC/PMSM电机控制专用MCU芯片,它的资源到底怎样呢?对此,我选择2款相似芯片做个对比(国产进口各1款)。
认真写一篇评估贴并不容易,需要耗费几乎一整天时间。本人水平很有限,以下如有不当,请批评、谅解和指正。
首先需要说明两点:
第一,APM32M3514是一款专用MCU(注:我觉得,称为Soc或专用MCU都可以,我更倾向于它是MCU),它与通用MCU不是一种东西,是没有可比性的。
比如STM32F303、GD32F303,这些通用MCU虽然也出现在电机控制场景,但它们需要在电路设计时考虑添加MOS预驱电路、LDO等,这就导致难以缩小PCB尺寸,不适用于空间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比如:电动工具、家电、四轴飞行器、工业模块、风机水泵等。同时,也导致电路寄生EMI问题、BOM成本升高等。
而APM32M3514集成了MOS预驱、LDO,可以简化原理图设计、节省PCB空间、降低BOM成本、避免EMI问题,好处多多。
第二,APM32M3514的电机控制算法是官方软件库+部分硬件集成的方式实现的,这与完全集成硬件算法的又不同,二者在这一点上没有可比性。硬件库虽然进一步简化了软件工程,但缺乏灵活性,也不利于算法的迭代升级,其实缺陷是明显的。个人认为仅把数学计算和SVPWM集成为硬件算法,既提升了运算速度、降低了编程难度,又最大程度保留了灵活性。退一步讲,各有利弊,没有高下。
本人在前几年了解过国产某岹的无刷电机控制芯片,因其内核是8051,就没有继续深入了解。
而某岹是国内电机控制MCU界比较有名气的了,要比较,总是绕不开的。于是我选了某岹比较高端的FU6861和意法半导体的STSPIN32F0A这两个芯片做比较。
从上述对比可以看出:
1、APM32M3514的内核是32位的M0+核,比FU6861用的8051核要高级很多,比ST的M0也要新得多。另外,其实M0+是个很新的核。同时,M内核与生俱来的调试仿真、NVIC等特性也一并拥有了。对于大量熟悉CortexM内核MCU的开发者来说,可以光速入门这个专用MCU,大大降低时间成本。
2、APM32M3514的主频要高出很多,这对于控制、通信和算法都有很大好处。
3、APM32M3514的ROM和RAM资源都明显优越。
4、在算法支持上,APM32M3514既不是纯软算法库,也不是纯硬算法核,可以说做了取舍,恰到好处。
5、APM32M3514多了一路CAN,如虎添翼。
6、集成运放多1路,正好可以作为偏置电压的跟随器使用。
综合来看,APM32M3514其实是一款偏高配的电机控制专用MCU,性能优秀。
以上几款芯片的数据手册、与FOC控制有关的2篇pdf文档,如有需要,劳驾您回复一下本贴,即可看到下载链接:
(下载链接回贴可见)
目前,APM32M3514仅有2个型号,方兴未艾:
下图是APM32M3514的内部框图:
最后上一张APM32M3514评估板的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