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制造领域,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是整个产品性能的核心载体。然而,由于其结构复杂、器件精密,PCBA在包装运输过程中极易受到震动、潮气等外部因素影响,导致功能失效或返修率增加。如何优化包装运输过程中的防震、防潮措施,成为众多制造商和EMS(电子制造服务)企业关注的重点。
一、防震策略优化
PCBA的主要脆弱部位集中在焊点、BGA封装器件、电解电容等结构较为敏感的组件上。因此,在包装设计中,首要任务是减少外界震动对这些脆弱区域的直接影响。
悬浮结构包装设计
利用EPE(珍珠棉)定制内托,将PCBA板均匀地悬浮于包装箱内部。捷多邦在部分高端PCBA产品中采用了蜂窝状结构的缓冲内胆,有效分散运输过程中的冲击力。
分层定位固定
对多片PCBA并装运输时,推荐使用多层分隔板和定位柱,防止板间摩擦造成表面器件移位或划伤。实际案例表明,优化后的多层定位结构能将运输过程中PCB板的损伤率降低60%以上。
运输标识与操作规范
虽然看似基础,但“禁止倒置”、“轻拿轻放”等明确标签和严格的物流操作流程往往能在最后一公里保护PCBA的完好性。捷多邦在其交付环节中就对第三方物流进行了培训,确保每一批板卡都能在标准操作下运输。
二、防潮方案升级
潮湿环境是PCBA运输中常见的“隐形杀手”,特别是在南方梅雨季节或长途海运中,潮气易渗透包装,引发PCB氧化、焊盘腐蚀等问题。
真空包装+干燥剂
真空密封包装是一种高效的防潮手段,结合干燥剂使用能显著降低湿气侵入的风险。根据捷多邦实验室数据,真空+干燥剂方案能将包装内部湿度维持在20%RH以下,远低于PCB失效阈值。
防潮标签监控
建议在包装内放置湿度指示卡,便于客户在开封前检测运输过程中是否有潮湿风险。部分企业会引入蓝色变粉色的湿度标签,做到一目了然的风险预警。
包装材料选择
使用高阻隔性铝箔袋替代普通PE塑料袋,不仅能隔绝水汽,还具备一定的抗静电效果,双重保障PCBA安全。
三、标准化与可追溯管理
优化防震防潮措施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提升单次运输的安全性,更要形成一套标准可执行、可追溯的操作规范。从包装材料的选型,到包装流程的标准制定,再到交付后的客户反馈闭环,都应形成系统管理。
捷多邦作为资深的PCB/PCBA制造服务商,在日常交付中积累了大量运输防护经验,其提出的“包装+运输+交付”三位一体防护方案,为行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式。特别是在大批量高复杂度板卡的交付过程中,标准化包装体系显著降低了因运输导致的返修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