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晚,贵州毕节某酒店大堂经理老周收到份离奇订单——1**要包场办“三人婚礼”,还附上三人穿婚纱举结婚证的合影。当他把请柬照片发到工作群,24小时内,这张“三人行”婚礼照像病毒般传遍全网。
事件主角张某的抖音账号成了破案关键。翻看他近半年的作品,“带前妻见现女友”“三人同住测试”等猎奇内容点赞均超10万。这次“三人婚礼”视频发布前,他特意买了5000元流量包,评论区早有粉丝起哄:“敢不敢办场真婚礼?”
这种“伦理剧本杀”正在短视频平台蔓延。有人直播带前夫现男友自驾游,有人让现任给前任送生日蛋糕,看似突破道德边界的内容,实则是精心设计的流量密码。北京某MCN机构负责人透露:“现在拍婆媳矛盾都没人看了,必须搞点‘一夫二妻’‘前任修罗场’才有爆点。”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争议情感类”短视频举报量同比激增320%,但70%的创作者坦言“剧情纯属虚构”。
毕节警方处理此事时展现出教科书级操作:认定婚纱拍摄不违法,但叫停虚构婚礼避免不良示范。这种“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柔性执法,恰恰暴露出新型社会矛盾的治理困境——当道德问题穿上“艺术创作”的外衣,现实与虚构的边界正在模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