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供应链紧张和国产替代需求推动下,国产存储芯片产业快速发展,形成设计到封测一体化的完整生态。北京君正、兆易创新、紫光国芯、东芯股份、普冉股份和佰维存储等六大上市公司在NOR/NAND Flash、DRAM、嵌入式存储等领域布局各具特色,推动国产替代提速。贞光科技代理的品牌紫光国芯,专注DRAM技术,覆盖嵌入式存储与模组解决方案,为多领域客户提供高可靠性产品。随着AI、5G等新兴应用兴起,国产存储厂商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 存储芯片分类与应用易失性与非易失性存储芯片- 易失性存储芯片(Volatile Memory):如DRAM和SRAM,断电即丢失数据,主要用于CPU缓存和系统内存,强调高速随机读写性能。
非易失性存储芯片(Non-Volatile Memory):断电后仍能保留数据,分为: - NAND Flash:以高存储密度和快速写入见长,用于SSD、U盘和TF卡等大容量存储设备。
- NOR Flash:以快速读取和随机访问优势著称,广泛应用于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和代码存储场景。
国产化进程与行业格局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中,三星、SK 海力士、美光等国际巨头占据主导地位。但国内企业通过技术积累和产业政策扶持,逐步在利基市场和高附加值领域实现突破。长江存储(NAND Flash龙头)与长鑫存储(DRAM龙头)虽未上市,但在产业链中发挥关键作用;上市公司则在设计、封测和解决方案层面形成差异化竞争。主要厂商介绍1. 北京君正(300223)- 业务定位:集成电路设计,产品涵盖存储芯片(SRAM、DRAM、Flash)、计算芯片及模拟与互联芯片。
- 市场应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设备、通信与消费电子。
- 2023年业绩:存储芯片业务收入29.12亿元,占比64.26%;公司整体营业收入45.31亿元,同比下降16.28%
2. 兆易创新(603986)- 业务定位:专注NOR Flash、NAND Flash、DRAM及32位MCU、传感器等半导体产品设计与研发。
- 行业地位:全球NOR Flash前三;中国32位通用MCU龙头。
- 2023年业绩:存储芯片业务收入51.94亿元,占总营收70.6%;NOR Flash全球市占率15%,位列前三
- 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营收约73.49亿元,同比增长27.6%,净利润约10.9亿元,同比增幅576%
3. 紫光国芯(新三板 874451)- 业务定位:以DRAM技术为核心,产品涵盖标准存储芯片、嵌入式DRAM(SeDRAM®)、存储控制芯片、模组和系统。
- 产业背景:隶属紫光集团,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 2021–2023年财务:营收分别为24.21亿元、23.16亿元、9.1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67亿元、1.25亿元、−1.99亿元
4. 东芯股份(688110)- 业务定位:中小容量通用型存储芯片,涵盖NAND Flash、NOR Flash、DRAM及MCP。
- 技术优势:利基型DRAM和多种Flash产品,专注工业、网络通信及消费电子市场。
- 2023年业绩:存储芯片产品收入5.3亿元,占比约98%,同比下降53.7%;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265%,主要因行业周期低迷和价格压力
5. 普冉股份(688766)- 业务定位:非易失性存储器及衍生芯片(NOR Flash、EEPROM、MCU、模拟产品)。
- 市场地位:2023年NOR Flash市场全球第六;“存储+”系列芯片营收1.15亿元,同比增长116.98%。
- 2023年业绩:存储系列芯片营业收入10.12亿元,占比90%,其中NOR Flash约占80%
6. 佰维存储(688525)- 业务定位:嵌入式存储、PC存储、工业级与消费级存储、封测服务一体化。
- 技术特点:自主封测与芯片设计协同,产品覆盖智能穿戴、手机、PC、车规级等应用。
- 2023年业绩:全年营业收入36.18亿元,净利润−5.88亿元,行业低谷期存货跌价与价格压力导致亏损
- 2024年业绩快报:营业收入67.04亿元,同比增长86.71%;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小结国产存储芯片已从产业链前端设计到后端封测与系统集成形成闭环,企业各有侧重:北京君正在车载存储领域深耕,兆易创新在NOR Flash与MCU领域领先,贞光科技代理的品牌紫光国芯主攻DRAM技术,东芯股份与普冉股份深耕利基市场,佰维存储则以封测一体化优势实现规模突破。随着下游AI、5G与智能终端需求回暖,这些企业有望在不同细分赛道迎来业绩拐点。未来,长江存储与长鑫存储两大产业龙头的量产及技术进步,也将进一步加速整个国产存储生态的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