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工具] 【回归纯粹,加速开发】独立的STM32CubeIDE 2.0 即将来袭!快来聊聊你的期待和建议

[复制链接]
2412|53
HonestQiao 发表于 2025-9-8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4) 多平台支持
兼容 Windows、Linux 和 macOS 操作系统。

要是能够支持vscode那样的远程服务模式,那就完美了。
bowei181 发表于 2025-9-8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体积小一点儿,寄存器设置直观些,运行流畅一些。编译后代码小一点儿。
linghz 发表于 2025-9-8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建议深度整合STM32CubeMX的配置导出功能,最好能实现"一键生成工程+自动导入IDE"的无缝衔接。
电子烂人 发表于 2025-9-8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CUBEIDE可太多槽点了
1.不自觉的UI异常:就用着IDE里自带的MX,某一次打开之后YI变成了古早时期的ST设计风格:

微信截图_20250908151120.png

2.卡住的选型器:
只打开选型器切换到Example Selector,CPU和内存占用飙升,很多次因为电脑内存(16G)卡死的

微信图片_20250908151336.png

3.SDK主动放到C盘

不清楚这个究竟是IDE的问题还是MX的问题,SDK经常放到这个路径,特别占用内存
微信图片_20250908151705.png

4.CUBEIDE编译器少;IDE原生只支持GCC编译,对内存开销特别大(经大佬指点发现CUBEIDE可以安装iar等编译器插件以支持其他编译器)还是希望官方能像CCS一样支持CLANG之类更丰富的编译器。

希望这次IDE分离可以把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全部拆解掉,回归IDE最基础的调试和环境功能上来。

zzele 发表于 2025-9-8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是STM32CubeIDE还是STM32CubeMX,能否提供易用易实现的OTA呢?
xu@xupt 发表于 2025-9-8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期待的改进主要有三方面:
CMake原生支持。希望IDE真正内置、支持CMakeLists.txt 管理,摆脱固定的项目结构,提升团队协作和CI/CD能力。
编辑与调试功能。包括智能代码重构、静态分析以及与VS Code的深度联动,实现更高效、现代化的开发体验。
生态完善集成。期待加入类似PlatformIO的包管理器,提升第三方库管理便利性,并进一步优化Git版本控制体验。
潇湘雨夕 发表于 2025-9-8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使用STM32CubeMX生成的代码中进行更改以后,如果需要再次增加其他硬件功能时,使用STM32CubeMX打开,增加硬件驱动,再次生成时,之前更改过的代码就不见了,这点是不太方便的,不知道是操作的问题还是什么原因
avioshigang 发表于 2025-9-8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枚多年的硬件工程师,我只想知道STM32 Cube有没有比较详细的使用教程.
liushiming82 发表于 2025-9-8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出中文软件和使用说明书就好了
zhangjsh 发表于 2025-9-9 09: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STM32CubeIDE 2.0 "回归,期盼质的飞跃
mymyhope 发表于 2025-9-9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STM32CubeIDE 2.0的发布计划引发了广泛关注,其独立工具设计理念和性能优化为开发者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以下从独立设计的意义、用户痛点及未来期待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独立设计的意义
STM32CubeIDE 2.0与STM32CubeMX将以独立工具形式提供,这一变化旨在提升开发灵活性和效率。STM32CubeIDE专注于编辑、编译和调试的核心功能,而STM32CubeMX则负责配置和代码生成,两者通过互操作机制实现无缝协作。这种设计允许开发者根据需求自由搭配版本,例如单独更新STM32CubeMX以支持最新的固件包,同时保持STM32CubeIDE的稳定性。此外,独立工具还支持与IAR EWARM、Keil MDK-ARM等第三方开发环境的集成,进一步扩展了开发者的选择空间。

二、用户痛点与改进方向
当前版本的STM32CubeIDE和STM32CubeMX在使用中存在一些痛点。例如,工具启动速度较慢、PC资源占用较高,尤其在跨平台(如Linux和macOS)环境下稳定性不足。此外,部分用户反映工具的界面设计和调试体验仍有优化空间。STM32CubeIDE 2.0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改进,包括提升启动速度、降低资源占用,并优化跨平台支持。同时,无需登录即可使用的简化操作也为开发者提供了更便捷的体验。

三、未来期待与建议
对于STM32CubeIDE 2.0,开发者们期待更多功能优化。例如,进一步简化项目迁移流程,尤其是老项目与新版本的兼容性问题;增强调试功能,如实时变量监控和更直观的调试界面;以及扩展对更多项目类型(如Makefile和CMake)的支持。此外,独立工具的互操作机制能否真正实现无缝协作,仍需实际使用验证。开发者们也希望ST能持续收集用户反馈,在后续版本中不断优化工具性能和用户体验。
jully_bj 发表于 2025-9-9 14: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是在CUBE下完成初始化项目后,移植到VSCODE中开发,这次可以试试新的开发,给力!
liao6 发表于 2025-9-9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ao6 于 2025-9-12 08:44 编辑

一、独立设计看法
      个人认为STM32CubeIDE和STM32CubeMX以独立工具的形式提供比较好,独立使用更灵活,编译器可以根据用户的习惯,可以用STM32CubeIDE,也可以用keil,毕竟STM32CubeIDE出来的时间还比较短,还需要市场磨合。
二、工具的不足之处
      1) 我之前的项目用STM32CubeMX生成配置文件时,只能以当前工具的版本打开,高版本的工具不兼容低版本的工具,这一点不太友好。因为每个人下载的版本可能不太一样,这样团队协作时就很不方便,希望新版本能兼容老版本,这样使用起来才更方便。
      2) 另外一点就是配置中有冲突但不影响使用的地方,字体会标红,这个第一次遇到时以为是警告,会影响功能呢,问了技术支持才知道。
      3) 调试产品时,有数据交互及采集数据时,都少不了DEBUG调试,实时查看数据,然而这个仿真时不能实时查看数据变化,只能打一个断点停一下查看,相当不方便。
      4) 单说文本编辑界面及代码生成来说,还可以,能用,但是第一次用的时候,就遇到STM32CubeIDE的平台bug,找了半天,用习惯了KEIL,手写代码时能自动提示函数,之前版本的IDE没有这个功能,用起来相当不习惯。
三、使用技巧方面
      配置时先配置时钟、NVIC、DEBUG,再配置外设,外设最好命名规范一些,编程的时候才更方便调用,没添加一个外设生成代码之后,最好都验证一下功能,再去使用,逐步完善。
王栋春 发表于 2025-9-9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单片机技术仅限于硬件和极为简单的编程层面,不过非常期待后面的STM32CubeMX能融入目前非常火爆的AI编程技术,用AI技术来完成较为简单的编程任务。
sun2152 发表于 2025-9-10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 “配置同步” 更智能:希望 CubeMX 修改芯片配置(如新增 SPI 外设)后,CubeIDE 能自动识别代码变更并提示同步,而非需手动重新导入项目或刷新文件列表,避免因同步不及时导致编译报错。
顾虑 “跨工具调试溯源” 的效率:若调试时发现代码逻辑异常(如 GPIO 初始化错误),当前需手动切换到 CubeMX 查看配置是否正确。期待后续能在 CubeIDE 中添加 “跳转至 CubeMX 对应配置项” 的快捷入口,缩短问题定位路径。
jinglixixi 发表于 2025-9-11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IDE里调MX不是很好用。即然如此还不如分开处理。
此外,现在的IDE应设有一个象MDK那样所有窗口都复位到最初的一个快捷图标或快捷键。
langcer 发表于 2025-9-11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单位不能上网,出离线安装和支持包
扩展ai编程
地瓜patch 发表于 2025-9-11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烦恼的就是用STM32CubeMX生成代码,修改后,再次用CubeMX生成代码会把修改的更新掉。当然放在固定位置中的不会被MX修改。但是代码修改多了以后,就不保准了。
xionghaoyun 发表于 2025-9-15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keil用习惯了 他们都是一个开发工具能完成任务就可以了
a20091818 发表于 2025-9-15 14: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TM32CubeIDE 2.0 亮点如下:
1.独立工具,开发更自由
自由搭配版本:STM32CubeIDE和STM32CubeMX可以单独更新,想用哪个版本就用哪个,灵活性拉满!
更多项目选择:支持STM32CubeMX生成的Makefile和CMake项目,满足不同开发需求。
无缝协作:通过互操作机制,STM32CubeMX能与STM32CubeIDE、IAR EWARM、Keil MDK-ARM、STM32Cube for VS Code等工具完美配合。
2.性能提升,体验更顺畅
工具启动速度更快,PC资源占用更低,开发效率up!
跨平台稳定性优化,尤其是Linux和macOS用户能感受到明显提升。
无需登录即可使用STM32CubeIDE,操作更简单!
3.老项目完全不受影响,兼容性无忧。
用新版STM32CubeMX打开老项目时,可能会因固件版本差异触发更新(与工具独立设计无关)。
装了独立版STM32CubeMX?双击STM32CubeIDE里的.ioc文件就能直接启动,方便得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