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工具] 【回归纯粹,加速开发】独立的STM32CubeIDE 2.0 即将来袭!快来聊聊你的期待和建议

[复制链接]
2413|53
18519278609 发表于 2025-9-15 15: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STM32CubeIDE 2.0
启动速度更快,PC资源占用更低
yinxiangxv 发表于 2025-9-15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问题,为什么不把mx的功能集成到ide里面呢?我记得好像ide也是可以进行配置和代码生成的?
第二个问题,不是说stm32已经将calngd,llvm等这些编译技术引进了吗?不知道2.0版本能不能体会?
jinyi7016 发表于 2025-9-16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生更友好的支持DAPLink
laocuo1142 发表于 2025-9-17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开始都是用的开发包,后来新项目用STM32CubeMX配置习惯之后简单的项目用这个挺好的,有些带屏幕驱动+界面的和网口的项目比较复杂的,感觉配置起来有点难度。
AdaMaYun 发表于 2025-9-17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开始使用了,主要配合AI实现整体强大的功能生态,非常不错!
leihaozhuce 发表于 2025-9-18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升级后的几点体会,CubeIDE与CubeMX解耦后,开发者可单独升级工具版本(如仅更新CubeMX以支持新芯片,而保持IDE稳定),避免传统捆绑更新导致的兼容性风险。
‌而且支持与Keil、IAR、VS Code等第三方IDE无缝对接,通过标准化Makefile/CMake输出,简化多环境验证流程,解决项目迁移时的格式兼容性问题。
zhangrui123 发表于 2025-9-18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wahe2008 发表于 2025-9-20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专注编辑/编译/调试的核心功能,好哇塞
龙猫王子 发表于 2025-9-20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STM32CubeIDE我觉得要专注于核心,先把最基础的编译和代码的功能做到极致,去掉不合理的功能。
isgoodmm 发表于 2025-9-21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期待STM32CubeIDE 2.0的出现,一直用的keil,我相信ST自己的开发环境一定会带来惊喜的。
mymyhope 发表于 2025-9-22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独立设计:我举双手赞成,但有个前提

ST这次把STM32CubeIDE(专注编辑/编译/调试)和STM32CubeMX(专注配置/代码生成)拆成两个独立工具,本质上是职责分离的工程最佳实践。这让我想起Linux哲学:“一个程序只做好一件事”。

✅ 好处显而易见:

    版本自由搭配:我可以继续用稳定版CubeMX生成配置,同时尝鲜最新版IDE的调试功能,不再被“捆绑升级”绑架。
    资源更轻量:如果我只是调试一个已有工程,何必加载CubeMX的庞大配置引擎?独立后IDE启动更快、内存占用更低,对Linux笔记本用户太友好了。
    生态开放:支持CMake、Makefile项目,并能与Keil、IAR、VS Code协同,意味着STM32正式拥抱现代嵌入式开发生态,不再是“封闭花园”。

⚠️ 但我也有担忧:

    新手会不会懵? 以前“一键打开.ioc → 自动生成代码 → 编译下载”一气呵成,现在要搞清楚两个工具怎么配合,学习曲线会不会变陡?
    互操作机制是否稳定? 比如双击.ioc文件自动唤醒CubeMX,再回传代码到IDE——这个“无缝协作”在跨平台(尤其是macOS)上能否100%可靠?

建议ST:提供一个清晰的“工作流指南”,比如“独立模式下的5种典型开发流程”,帮助用户平滑过渡。
二、当前痛点:性能与跨平台,是最大槽点

说点真心话,目前的STM32CubeIDE(v1.15)在实际使用中确实有些“卡脖子”问题:

    启动慢、吃内存

    打开IDE动辄1分钟,Java+Electron的组合在4GB内存的开发机上简直是“杀手”。希望2.0真能兑现“资源占用更低”的承诺。

    Linux/macOS体验拉胯

    在Ubuntu上经常出现界面卡顿、串口调试器失灵;macOS上M系列芯片的原生支持也不够好。如果2.0能在非Windows平台做到“和Windows一样丝滑”,那绝对是加分项。

    调试体验有待提升
        GDB调试时变量查看偶尔卡死;
        RTOS线程窗口不够直观;
        没有像Keil那样的一键“Trace”功能看函数执行时间。

三、我对STM32CubeIDE 2.0的三大期待

    原生支持CMake + Ninja,告别Eclipse臃肿感

    希望2.0能真正以CMake为核心构建系统,支持VS Code式轻量编辑+后台编译,而不是“套壳Eclipse”。

    集成更多现代开发工具链
        内置Clang-Tidy静态分析;
        支持CI/CD集成(如GitHub Actions模板);
        提供Python脚本接口,方便自动化配置。

    调试器升级:支持ETM/ITM高级追踪

    高端STM32芯片都带ETM,但IDE里几乎没有可视化工具。如果2.0能像Lauterbach那样展示指令流和函数调用栈,那绝对是“降维打击”。

四、一点脑洞:能不能加个“社区插件市场”?

现在很多开发者自己写脚本生成外设驱动、配置DMA,为什么不搞个官方插件平台?比如:

    插件:一键生成FreeRTOS + LVGL + USB虚拟串口模板;
    插件:自动生成Ceedling单元测试框架;
    插件:集成PlatformIO的部分便捷功能。

让社区力量反哺官方工具,生态才能越做越大。
结语:解耦是趋势,体验是王道

STM32CubeIDE 2.0的独立设计,是ST向“现代化、开放化”迈出的关键一步。只要互操作足够稳定、性能足够轻快,我相信大多数开发者都会欢迎这种改变。
latera 发表于 2025-9-22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STM32CubeIDE 2.0希望能过更轻量化,如果能够趋向vscode更好,插件就会会更丰富。
然后代码静态提示更快速,比如说用到llvm clang的静态语法分析,最好编译器也采用clang。使得代码编写和编译都能很流畅。
Lily李 发表于 2025-10-2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STM32CubeIDE  你值得拥有  确实很实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