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中,电芯衰减不一致导致阻抗差异,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安全问题。
- 首先,局部过热是直接威胁:高阻抗电芯在充放电时产热(I2R)激增,若散热不足,温度可飙升至130℃以上,导致电解液分解、隔膜熔穿,甚至触发单电芯热失控。
- 其次,性能失衡加速恶化:根据“木桶效应”,电池组容量由最弱电芯决定。低容量电芯过早达到充放电截止电压,迫使整组停止工作,导致其他电芯“充不满”或“放不尽”,长期高负荷运行进一步加剧衰减差异。
- 最后,机械结构风险暗藏:阻抗不匹配导致电池组内部应力分布不均,长期使用可能引发壳体变形、连接件松动,甚至漏液或短路火花。
- 技术应对:通过高精度电芯分选、主动均衡BMS、液冷热管理等技术,可有效抑制阻抗差异,延长电池寿命,保障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