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产品] 不堆GPU,从底层思考AI推理加速!

[复制链接]
493|0
liao6 发表于 2025-9-11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 ,
本帖最后由 liao6 于 2025-9-17 08:56 编辑


@21小跑堂、#申请原创#

当我们遇到AI推理慢的问题时,第一反应是啥?堆更多的GPU资源,这是大多数工程师的第一反应。

从架构出发,提出优化策略
      当我们工程师遇到问题时,首先要分析问题,分析问题说直白点就是知道这个是啥问题,把这个问题拆解成几个小问题,针对这几个小问题逐个分析,找到原因,对策,再把几个小问题一一解决,最后,这个问题就被解决了。那么,AI推理也是一样的逻辑,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工程师思维基本相同,分析思路要条理清晰,针对问题本质输出对策,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斧子,找不到关键问题所在,就会造成系统冗余,结构复杂,推理速度自然就慢了。
      工程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就是一种抽象的框架,为什么遇到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分析的时间及结果不同,这是思维不同导致的,抽象点就是内在思考问题的框架逻辑不同。那么,AI推理的框架也就决定了它遇到问题时推理的快慢,好的架构不冗余,透过问题看本质,逻辑清晰,推理速度更快。
      多说一句,这里所说的推理速度,就是AI模型从接收输入信息到输出结果所花费的时间,通常以tokens/秒计算。

策略一:精简架构设计
      设计架构一定要高效,去除冗余部分,对于信息结构分析要简化,提升每个token的信息密度。
      我们可以用deepseek搜索一个问题,观察下它思考分析问题的过程,起初分析问题的框架是:首先,用户问了一个什么什么问题,猜测可能性,其次,给出分析的过程,最后输出结果。最近发现思考问题的框架又进行了优化,现在的框架:用户输入问题,首先是理解和共情,这个过程是确认核心诉求,然后分析和解析问题,生成策略和方案,再输出与组织,最后输出深度思考后的结果。
策略二:思考的路径规划
      AI推理路径就像交通系统一样,有主干道、次干道、辅道,道路有明显的指引,通过每个步骤的指示、任务分解、目标导向,让AI的推理沿着最后路径输出结果,规避不必要的“岔路”。
      比如像deepseek分析问题的路径管理,在分析与解析时分为三个路径:定位问题领域、拆解核心要素、构建系统视图,通过这三个路径输出策略和方案设计。
策略三:重复的结构件
      就像软件设计一样,要模块化设计,高内聚、低耦合,将复杂的模块分解成独立的、可复用的结构件,像堆积木一样,需要的时候直接拿来用,避免重复造轮子,提高推理效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1

主题

125

帖子

0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