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 LLC原边开关管的损耗一般体现在哪些方面

[复制链接]
2161|0
litian1 发表于 2025-9-12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LLC变换器中原边开关管(通常为MOSFET)的损耗主要源于实际工作条件与理想软开关状态的偏差。虽然LLC拓扑通过谐振机制实现了显著的软开关特性(如零电压开通/ZVS),但以下几类损耗在工程设计中仍需重点关注:
1. 不完全ZVS导致的开关损耗
问题本质:理论上ZVS要求开关管导通前其两端电压降至0V。但在死区时间内,若谐振电感能量不足,无法完全抽走<img src="https://yczbw.com/zqnews/19156.html" />MOSFET输出电容(C<sub>oss</sub>)的电荷,则可能残留电压(如20~100V)。此时开通会形成短暂的V-I交叉,产生开通损耗。
关键影响因素:
死区时间设计不当:死区过长或过短均会影响能量<img src="https://yczbw.com/zqnews/19154.html" />转移。
负载条件:轻载时谐振能量较低,更易出现ZVS失效。
器件特性:功率MOSFETC<sub>oss</sub>越大,所需抽走<img src="https://yczbw.com/lqnews/19155.html" />电荷越多。
2. 输出电容充放电损耗(容性损耗)
机理:每次开关管关断时,其C<sub>oss</sub>会被母线电压充电(如400V);而下次开通前又需通过<img src="https://yczbw.com/zqnews/19153.html" />谐振电流放电以实现ZVS。该充放电过程消耗的能量以热的形式耗散,其计算式为:
$$E = \frac{1}{2} C_{\text{oss}} V_{\text{in}}^2$$
该损耗与频率成正比,高频运行时尤为显著。
3. 导通损耗
来源:
通态电阻(R<sub>ds(on)</sub>)损耗:电流流经MOSFET沟道时由R<sub>ds(on)</sub>产生的<img src="https://yczbw.com/zqnews/19151.html" />欧姆损耗(与成正比)。
电流有效值:即便ZVS成功,谐振电流中的高次谐波分量(如正弦波叠加尖峰)会增大I<sub>rms</sub>,加剧损耗。
关键点:该损耗与负载电流大小和器件*R<sub>ds(on)</sub>直接相关。
4. 体二极管导通损耗
发生条件:当死区结束时,若开关管电压未降至0V,其体二极管会率先导通以建立ZVS条件。但若体二极管导通时间过长:
产生正向压降(V<sub>f</sub> ≈1.0~1.5V)损耗。
反向恢复电荷(Q<sub>rr</sub>)在后续开关中形成额外损耗。
高频影响:此损耗在高频应用中更为突出。
各损耗的影响权重(典型场景参考)
损耗类型
主要来源
负载敏感度
频率敏感度
优化方向
不完全ZVS损耗
V-I交叉、电压残留
中高(轻载敏感)
调整死区、限制轻载范围
输出电容损耗
C<sub>oss</sub>充放电
选低C<sub>oss</sub>器件
导通损耗
R<sub>ds(on)</sub>、高I<sub>rms</sub>
散热设计、优化谐振参数
体二极管损耗
V<sub>f</sub>、Q<sub>rr</sub>
选快恢复二极管型MOSFET或SiC器件
设计优化建议
1. 死区时间匹配:根据负载范围动态调整死区,确保谐振电流能量始终足够完成ZVS
2. 器件选型:
选择低C<sub>oss</sub>和低Q<sub>rr</sub>MOSFET(如OptiMOS™CoolMOS™)。
SiC MOSFET在高频/高压场景可显著降低容性损耗。
3. 谐振参数设计:通过优化励磁电感比(L<sub>m</sub>/L<sub>r</sub>)限制轻载电流,避免ZVS失效。
4. 热管理:减小R<sub>ds(on)</sub>*需结合封装热阻(R<sub>θJC</sub>)综合设计散热路径。
结论:LLC原边开关管的损耗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其中不完全ZVS和高频容性损耗最为关键。通过精准控制死区、优化谐振网络及选用先进器件,可显著提升效率(如98%+应用场景)。实践中需结合示波器观测DS波形与电流相位差(验证感性区间),实现损耗的动态调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4

主题

58

帖子

1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