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STM32研讨会下半场:边缘AI、无线通信等创新技术拓展嵌入式应用边界

[复制链接]
1069|13
STM新闻官 发表于 2025-9-17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TM新闻官 于 2025-9-17 23:26 编辑

继研讨会上半场对STM32C0、STM32U3及STM32H系列重磅产品的探讨后,下半场进一步聚焦STM32系列核心产品及技术的创新突破,从面向边缘AI应用的STM32N6、用于高效长距离通信的无线MCU STM32WL3,到数字电源应用深化与连接技术革新,全方位展现其在嵌入式领域的多元应用潜力。

STM32N6:引领边缘AI应用革新
在AI设备呈现爆发式增长的今天,推理正从云端向边缘端迁移,兼具超低延迟、低成本、高能效及强隐私安全优势边缘AI迎来风口其应用覆盖预测性维护、人员检测、姿态估计等多元场景,推动嵌入式设备智能化升级。

7336868cad2a836c53.png

STM32N6是意法半导体最新且性能最强劲的STM32 MCU,优势在于专用嵌入式神经处理单元(NPU)搭载ST自研硬件NPU,处理能力达600GOPS同时具有3TOPS/W的极低功耗,行AI模型时,需任何散热装置Arm Cortex-M55内核 Cortex-M55内核,主频800MHz,新增150个DSP矢量扩展指令集(MVE)大容量嵌入式RAM 内置4.2 Mbytes嵌入式RAM,支持实时数据处理和多任务处理强大的计算机视觉能力 集成并行和MIPI CSI-2摄像头接口及专用图像处理单元(ISP),可胜任很多机器视觉应用扩展的多媒体功能 集成2.5D图形加速器、H264编码器,以及JPEG编解码的硬件加速,能轻松实现在运行AI处理时,把从摄像头获取的视频通过以太网口或USB(UVC协议)传输到外部。增强的安全功能 包括为Cortex-M55核和NPU配备的Arm TrustZone,目标认证SESIP3、PSA L3。
STM32N6分为专注AI应用的AI Line和面向通用应用的GP Line两条产品子线,AI Line包括STM32N657系列和STM32N647系列;GP Line包括STM32N655系列和STM32N645系列。每个产品线都提供不同的封装选项,从VFBGA169 6x6(0.4mm)VFBGA264 14x14(0.8mm),以满足不同的引脚数量需求。
STM32N6的配套生态也非常完善,包括ST Edge AI模型库、STM32Cube.AI工具链及开发套件(如NUCLEO-N657X0-Q),支持快速部署边缘AI解决方案。
STM32WL3:高效长距离无线通信解决方案
STM32WL3无线微控制器作为Sub-GHz射频领域的革新者,以 5x5mm的小巧身形,将长距离通信与超低功耗完美融合,为智能表计复杂环境的资产跟踪长距离通信等应用提供落地方案

8064068cad2c896bac.png

STM32WL3性能优势显著:■ 高度集成,5x5mm封装内置256KB Flash、双射频(sub-GHz多调制射频和宽带唤醒射频)、模拟传感外设及LCD驱动器,降低设计复杂度;■ 灵活性强,支持4-(G)FSK(达600Kbps)等多种调制方式,可通过IQ接口自定义;■ 功耗极低,接收端电流5.6mA,传输端(10dBm)10mA,关断电流14nA,搭配非充电电池可续航10年。
其主射频性能出众,接收灵敏度达-128dBm(0.3kbps),输出功率最高+20dBm,支持长距离通信,频率覆盖159-185MHz、413-479MHz和826-958MHz,符合多国法规。
开发支持完善,提供STM32CubeWL3框架、射频开发工具箱及评估板,助力快速原型设计。广泛应用于表计、资产跟踪、报警系统等,是低功耗长距离无线通信的理想选择。

STM32在数字电源功率变换PCS应用
数字电源要求主控MCU具有高算力、高采集与控制精度、多样通讯、高可靠性及安全性,STM32多款产品完美匹配。
7880268cad2f00542f.png
■ STM32G474适用于通信/服务器电源的PFC和DC/DC转换
■ STM32H743助力50kW光伏逆变器实现98.89%峰值效率;
AFCI(电弧故障断路器)应用中,基于STM32G4/H7的AI方案检测准确率高,并可提供项目PoC阶段的全栈支持,包括经验数据、AI模型及工具、模型训练支持、及结果分析与迭代流程
ST可为数字电源开发提供全流程支持:包括用于数字电源设计开发的SDK、硬件评估板等软硬件工具;匹配应用需求的主控MCU及软件算法/拓扑结构;适合数字电源应用的功率器件等目前,还可提供3kW 5G通信电源、30kW汽车充电、50kW光伏逆变器等参考方案
ST4SIM eSIM与ST60毫米波连接器:
连接技术新突破
凭借技术积累、场景覆盖与本地化布局,ST4SIM eSIM产品系列与ST60毫米波非接触连接器凭借技术创新与场景适配能力,在eSIM与毫米波连接领域构建了独特竞争力,为全球蜂窝生态与智能设备连接升级提供关键支撑。
7356468cad314ec473.png
ST4SIM eSIM构建了覆盖多场景的完整产品矩阵
  • 在经典SIM领域,ST4SIM-100M、110M、111M等型号适配4G/5G网络,支持海外主流运营商,可根据客户需求扩展合作运营商,并提供插拔卡、MFF2、WLCSP等多种封装及工业级、消费级硬件选择
  • 在远程配置eSIM领域,产品严格遵循GSMA SGP规范
  • 针对机器对机器(M2M)场景的SGP.01/02标准,支持批量设备的运营商切换,适配无人值守设备;
  • 面向消费级场景的SGP.21/22标准,满足用户自主选择运营商的实时响应需求;
  • 针对物联网的SGP.31/32标准,则兼容NB-IoT等无短信网络,适配无界面的简易设备。这些产品均符合ETSI、3GPP等国际标准,且通过GSMA认证,技术根基扎实。

ST60毫米波非接触连接器则聚焦高速短距连接需求,基于60 GHz射频技术,实现高速(6.25 Gbps)、低功耗点对多点连接,支持Ethernet、Display Port、MIPI等多种接口,适用于智工业、自动驾驶、医疗设备、四轴飞行器等场景,为设备间无物理接触的高速数据传输提供解决方案。
Bblythe 发表于 2025-9-18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跑通之后可以做密钥协商和签名验证的测试,算是核心功能。
Pulitzer 发表于 2025-9-18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要模拟实际应用,可以结合云端服务,做一次完整的认证交互。
Uriah 发表于 2025-9-18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测试时最好用逻辑分析仪观察I²C波形,能看出读写是否正确。
Clyde011 发表于 2025-9-18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可以写个小应用,比如NFC身份认证demo,来验证集成是否真正“无缝”。
周半梅 发表于 2025-9-19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NFC-A和NFC-B基本涵盖了支付和门禁,应用最广。
帛灿灿 发表于 2025-9-19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FeliCa在国内少见,但如果做日本市场,支持就很关键。
童雨竹 发表于 2025-9-19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NFC-V长距离读取挺实用,物流和仓储行业会很喜欢。
万图 发表于 2025-9-19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Forum定义的Tag Type 1-5让开发者能方便做标签读写兼容。
Wordsworth 发表于 2025-9-19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栈里全支持,能减少很多移植和切换成本。
Bblythe 发表于 2025-9-19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多协议环境,比如门禁和交通卡混合场景,这就非常有用。
Pulitzer 发表于 2025-9-19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方便做一块通用读写器硬件,靠固件配置切换不同协议。
Uriah 发表于 2025-9-19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发时要注意不同协议的时序要求,RFAL里已经帮忙抽象好了。
Clyde011 发表于 2025-9-19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ST在做生态整合,RFAL就是他们给开发者的“万能钥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认证:意法半导体(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简介:您的嵌入式应用将得益于意法半导体领先的产品架构、技术、多源产地和全方位支持。意法半导体微控制器和微处理器拥有广泛的产品线,包含低成本的8位单片机和基于ARM® Cortex®-M0、M0+、M3、M4、M33、M7及A7内核并具备丰富外设选择的32位微控制器及微处理器。

1391

主题

1687

帖子

24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