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才职场进阶要诀
曹旭,某大型通信设备厂商固网产品线的资深硬件工程师,1998年硕士毕业,专业是无线电。从业将近10年的他现在已经成为部门经理,领导50多人的队伍从事各种产品的研发。在他看来,国内硬件领域的人才培养机制远远落后于软件,硬件工程师的成长之路更为艰辛
正确选择 助硬件工程师起飞
硬件工程师易遇瓶颈
大学里几乎所有理工科专业都与硬件设计、制造有一定关系,与软件相比,硬件基础人才的供应非常充分。然而,由于实际工作中要面对千变万化的主体,实际的硬件设计制造与学校里所教的知识存在差距,在学校里缺乏实践锻炼的理工科学生初入企业会“晕头转向”,必须依靠“师傅引进门”。
但让人沮丧的是,由于硬件开发经验是靠很多人的血汗、公司的巨额投资和个人的勤奋与悟性换来,所以硬件开发领域形成了一个不太成文的事实与规律:出于对个人事业的“自我保护”意识,前人的关键经验绝不轻易外传,由此造成硬件开发领域的工程师普遍面临窘境———想多学东西,却没有人肯教,也没人愿教。中国大量的硬件工程师,停留在单片机等低层次硬件设计领域,想进行更高的技术突破,却缺乏有效的学习途径与经验指导,从而形成畸形的“人才金字塔”结构。
正确选择事业才能起飞
曹旭认为,硬件工程师想要让事业起飞,必须注意在每个阶段做正确的选择。
选择优秀的公司
曹旭对择业的建议是:要注重技术积累,要使自己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有增值。因此,不管是去大公司还是去小公司,都要注意去学习。一句话,要找到那个注重技术传授、能够让你在技术上由学生蜕变为职业人的公司。
在进入公司之前,你需要了解公司是否有带教的制度,带教的时间有多长,公司会否安排一定时间的脱产学习,公司是否放手让新人去从事开发工作,等等。“有时候公司管理架构也非常重要,”曹旭说,“比如,有的公司会招一批新人,把他们集合起来放在一个新部门,由一个技术老手领导,然后给他们任务。虽然这样你会很快成为熟练工,但日后遭遇瓶颈的可能也很大。有些公司则会把新人打散,放入不同的部门,这样你开始的发展也许不那么快,但以后可能前途无量。”
选择合适的书籍
躬耕于硬件(电子技术)领域,学习与提高是必需的。因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标准、新材料、新器件不断涌现,不学习就难以设计出最新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日趋挑剔的需求。曹旭强调,“我相信一句话: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决定于他上班做了什么,而在于他在上班之余做了什么。”在学习的内容上,有的推荐看《项目管理》、《知识和时间管理》、《IT人士如何保健》等书籍,有的建议看点科幻的书籍和电影,还有的建议看看宗教哲学、诗词歌赋。曹旭认为,“技术创新严格讲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灵感激发,而灵感的激发,更多的是来源于思维的碰撞。所以只要能开阔自己的视野都应当纳入学习的范围。我最近就在看佛经,可以让身心静下来,对于休养生息、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大有益处。”
选择有效的沟通
硬件不同于软件,硬件项目对协作性的要求更高,甚至时时刻刻要求你与其他部门的人沟通。这种沟通必须是明确的,“简单地说,一旦有一个要求,你要理解这个要求在硬件设计上如何体现,然后才能对这种要求做出回应。”很多硬件工程师总是先答应,等不能完成时才说话,可能会对公司产生极大的误导。
打个比方,HW(手机硬件设计)的任务主要是设计电路以及天线,但HW必须和MD(Mechanical Design,手机结构设计)保持经常性的沟通。比如,MD要求做薄,那么电路也要薄才行得通。同时,HW也应要求MD放置天线的区域比较大,和电池的距离足够远。HW还会要求ID(Industry Design,手机工业设计)在天线附近不要放置金属,因为金属会影响天线设计以及容易产生静电。HW应该要求ID/MD去开发新材料,比如IML(模内镶件注塑),既有金属的感觉,但又不影响天线。
选择适当的转向
一位硬件工程师向记者描述他5年的职业发展:“刚毕业时做了一年便携式电源管理IC的FAE(现场工程师),觉得专业知识和实际解决能力严重缺乏,又改行做消费品硬件研发,直到现在。刚转时准备做一两年就进原厂做FAE,但慢慢感觉到根本不太可能,原厂的FAE基本都是有四五年研发经验的。”曹旭告诉记者:“他的经历很具代表性,很多人总是盲目转向,其实硬件工程师一定要注意经验的积累。”他给出了三个方向:一是从基础的硬件设计工程师向项目经理或产品经理转行,更多地介入管理领域,走向技术管理的道路;二是向新兴的领域转行,比如在消费电子领域发展的朋友,可以多关注汽车电子、IC设计、医疗电子等新兴领域,向这些领域转行;三是注意软件的学习,使自己成为复合型的人才。
出处:人才市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