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永存:中美教育之七大不同(2012-12-05 18:34:51)转载▼标签: 教育
翟永存:中美教育之七大不同(1)
据2006年 报报导: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邀请中美两国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参与了一期节目。来自美国的12名高中生,都是今年美国总统奖的获得者,国内的高中生也是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着名大学录取的优秀学生。
在价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的选项,美国学生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他们有的这样解释,如果我拥有智慧,我掌握了真理,相应我就会拥有财富和其他东西。而中国高中生除了有一个选择了”美”外,没有一个选择真理和智慧,有的选择了财富,有的选择了权力。
接下来的环节是让中国学生一组,美国学生一组,各组制定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中国学生滔滔不绝从悠久的历史讲起,歌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吟咏茶马古道……有人弹古筝,有人弹钢琴,有人吹箫,一会儿合唱,一会儿背诵诗词,最後对非洲的援助计划随便说了几句,什么去非洲组织募捐,建希望小学。
现场,有一个留美的华裔作家发问,你们募捐,要我掏钱出来,你的整个援助计划要打动我才行,我还要知道我的钱都花在什麽地方,我捐出去的每分钱是不是都真正发挥作用了。中国的学生对於这样的问题谁也回答不出来,面面相觑。
当我们的学生吟诗弄赋,而美国的学却脚踏实地,他们拿出非常详尽的方案,从非洲的实际情况出发,从食物、教育、饮用水、艾滋病、避孕等一些看起来很细小的实际问题入手,每一项,做什麽,准备怎麽做,甚至具体到每项的预算,而那些预算竟然准确到几元几分。每个人分工明确,又融成一个整体,整个计划拿来就可以进入实施阶段。与美国学生的成熟干练稳重不同,中国学生完全与社会实际脱钩,眼光局限,而且欠缺整体意识,除了才艺展现,就是书本上的知识。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会这样?也许这个问题能在下面关于中美教育差异的论述中找到答案。
比较中美教育时,我涉及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前者我用美国父母,后者我用美国学校指代。之所以一起论述,实在是因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二者相互影响彼此推波助澜。
我认为中美教育有七大差别。
第一,美国人认为,婴儿也有尊严,所以,他们都对小孩子非常尊重,亲子关系上,民主平等。中国家长虽然理论上认同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实际上更注重仁爱和服从。
我先从一个采访开始说。
2009年,为了写关于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家的美式家教**,我在广州采访了前来办英语培训班的李阳先生,紧接着飞抵北京,在李阳家里,和李阳的妻子KIM聊了整整一个上午——那时还没有发生李阳家暴案,他们夫妻也没有离婚。但从李阳的叙述中,我知道奉子成婚的李阳,与其是说为爱情结婚,不如说是为女儿结婚。
“美国家长从孩子一生下来就会想,就把他当成一个有人格有尊严的独立生命个体来尊重。我们呢,把几个月的孩子当肉球,认为孩子两岁前不会“想”。”这是李阳在接受我采访时说的。
正因为此,李阳的妈妈和KIM在养育孩子方面,冲突不断。
一天,李丽吃完饭,离开了饭桌。奶奶忙端着碗追,嘴里说:“李丽没饱,再吃再吃。”Kim惊讶极了,说:“妈妈,李丽知道自己吃饱了没有。”李丽穿了件毛衣。奶奶说:“天冷,得穿棉袄。”李丽说:“不冷不冷。”奶奶说:“你冷你冷,冻病了怎么办?”Kim说:“妈妈,李丽真的挨了冻,下次她就不再犯这种错误了。”婆婆拿着棉袄就是不肯放下,kim瞪圆了眼睛说:“妈妈,李丽当然知道冷暖。就算她没有判断对,冻病了,下一次她就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李丽有选择衣服的自由,你无权干涉她的自由。”婆婆仰天长叹:秀才遇到兵,不,土婆婆遇到洋媳妇,有理讲不清!
李阳对以上中西冲突作过总结:
中国妈妈不相信孩子知道冷暖、知道饥饱,而美国妈妈认为,孩子的冷暖必须由她自己去感觉。如果她的冷暖凉热都要父母来决定,这个人的生存能力一定很弱。
有些中国妈妈把新生儿当作一个肉球、一个只会吃喝拉撒睡的肉球对待;而美国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就跟她说话,就给她讲道理,就把她当成大人来对待,她有权决定自己生活上的事,她有选择的自由。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孩子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
写李阳家里的美式家教这篇**的那几天,我一直在思索着中西教育的不同,为了更好地了解西方的教育,又重读了卢梭的《爱弥尔》。
卢梭最重要的观点是让尊重儿童,让儿童自由地成长,按他的天性成长。
卢梭在他的《爱弥尔》里讲了一他永不会忘记的情景:一次,他看见一个保姆打一个啼哭的婴儿,婴儿马上闭嘴不哭了,卢梭心里想,这个孩子或许长大后有奴性,只要用严厉的手段就可以逼着他干这干那。可他想错了,这个挨了打的孩子,憋着一肚子愤怒,连呼吸都呼吸不出来了,小脸都青了。隔了一会儿,他才哭出声来,那高昂的哭声,包含着无边的怨恨和愤怒……卢梭甚至担心这孩子这样激动,会不会被气死。他说:“如果说,我怀疑过在人的心中是不是有天生的正义感和非正义感的话,单单这个例子就足可以消除我的怀疑。我相信,假使一块火热的炭偶尔掉到这孩子手上来的话,也许他觉得,还没有像轻轻地、然而是存心侮辱地打他一下那样痛呢。”
正认为婴儿也有尊严,所以西方人都对小孩子非常尊重。一个中国学者曾问几个美国朋友,你们为何能够做到非常尊重儿童?美国朋友的回答惊人地一致:受了卢梭的影响。
美国父母跟孩子说话总是用商量、建议的口气,中国父母总是用命令的口气。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会昌说,英国美国的妈妈和孩子说话时,总是以“ DO YOU THINK……”(你是不是觉得)做开头:你是不是觉得该写作业了,你是不是觉得该做家务了。
中国的家长对孩子说话常用命令。在饭桌上常看见这三步曲。第一步,温和的命令:“多吃一点吧。”第二步,严厉的命令:你到底吃不吃?!第三步,不吃?找打?!
中国家长对孩子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听话”。听话,实质是要孩子服从家长。无论孩子多么幼小,从生命个体和人格的独立来说,尊重孩子,也是尊重生命,这是一个哲学态度,而态度决定一切。它超越了教学法,甚至是超越教育学心理学层面的一个哲学范畴。尊重孩子不是万能的,但不尊重孩子是万万不能的。如果让我说家教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那么我会回答“尊重”。
有些话虽然不再被奉为天经地义,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年龄、阅历、体能,更主要的还有孩子是父母的“产品”,未成年子女的抚育者和监护人身份——使“强势”的父母很难放下“身段”,去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当面教子背后教妻”。妻子有不对的地方,关起门来再理论,教育孩子则要当众,这样的家长才算得是教子有方,至于孩子,那是没有自尊的,不需要在众人面前给他留体面的,甚至认为要“棍棒下面出孝子”。——于是,“家长制”也成了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的一个“微缩版”。
——电梯里有许多人,一个母亲带着3岁的小女孩进了电梯,小孩子嘴里喊叫着要按电梯按纽,一边从人群里往前挤。母亲一把扯住孩子,大声训斥道:“公共场合,不许大喊大叫,你的礼貌哪儿去了?挤了这位叔叔,向他道歉!”小孩子哇地一声哭了。
场景二:饭桌上,5岁的儿子嚼东西很响,爸爸厉声训斥道:“你怎么吃东西像猪一样响?嚼东西不能出声,这是礼貌!说你一百遍了,就是记不住!”
家长可以教孩子有礼貌,但他根本不用礼貌的态度对孩子,这两个场景隐含的信息是:我想怎么说你就怎么说你,因为你还个孩子,你不值得我像对成人那样来尊重你。
就算是孩子犯了错误,批评当然此时是必需的,但最好不要当众责备或批评孩子。批评时就事论事,不要挖苦讽刺孩子,不要伤及孩子的人格和尊严,不要动摇了孩子“我是好人”的信心。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不尊重,还表现在不尊重儿童的天性,总是把他当成缩小的成人,总是不顾儿童的心理特点,把成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强加在孩子身上。
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的,可是七八节课,将孩子几乎一整天圈在教室“在中国你恨谁就把谁送到小学”这话有点夸张,但现行的小学教育中有很多违背儿童天性的地方;孩子的天性是喜欢游戏的,可是沉重得像山一样的作业,剥夺了孩子游戏的时间……
“听话”、“乖”,这是中国家长经常说的话,这是处于强势的成人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处于强势地位的父母,就像殖民者一样,打着为对方好的旗号,一厢情愿地把基督教、英语等他认为好的东西,一股脑地强加在被殖民者头上。这里边的区别只是,殖民者并非真的为被殖民者好,但父母却是真心真意是为孩子好。
我想起司有和教授对我讲过的一个故事。司有和参与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创建,跟踪研究宁珀等神童,提出了早期诱发理论(见司教授所著的《带孩子决胜后半场》),并将这个理论运用他自己的家教育中,将一双错过了早期教育的儿女培育成才。司有和退休后,时常在国外儿子女儿家小住。有一次住在女儿小春家时,看到小外孙时常跟父母斗嘴,教育专家就忍不住要发挥余热,说:“你怎么不听爸爸妈妈的话呢?”小外孙大吃一惊:“我为什么要听他们的话?他们难道听我的话了吗?”司有和张口结舌。
美国的亲子关系更重民主和平等,中国的亲子关系更重仁爱和服从。
我曾采访过温州市民余颖。并不是因为余颖的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和剑桥大学,而是因为,余颖真正做到了尊重孩子。她从不大声呵斥孩子,孩子哭闹时,她一般采取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比如故意大声问丈夫,咱家的玩具狗在哪里?孩子立刻忘了哭,得意洋洋地说,我知道在哪里!
余颖的一个邻居有一天苦恼地对余颖说,3岁的女儿跟她走在公园里,一定要让妈妈抱。明明出门时说好了她自己走路,妈妈很生气,坚决不抱。女儿坚决罢走,母女俩就这样对峙了半个小时,末了孩子大哭,妈妈给了她一巴掌。
邻居问余颖,遇到这种情况你怎么办?余颖说,孩子虽小,也是有自尊心的。我会抱孩子走几步路,给他一个台阶下,然后放下他说,跟妈妈比赛,看谁走得快,或者让他看花啊草的,转移注意力。
采访时,余颖反复强调说,她最喜欢《圣经》上的一句话,做父母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免得他们失了向上的志气。我在《圣经》上查到了这句话的原文,还有解释:惹气这个动词有激怒的意思, 保罗对基督徒提醒“为人父母的不要 常常激怒你們的儿女, 不要常讲一些话, 或常做一些事使儿女生闷气。以致他们逐渐对父母生气怨恨, 以不理不睬 甚至粗鲁或悖逆的态度相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