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容充放电测电阻

[复制链接]
8828|24
 楼主| 醉心369 发表于 2012-12-20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利用电容充放电测电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醉心369 发表于 2012-12-20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用电容充放电测电阻续
 楼主| 醉心369 发表于 2012-12-20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用电容充放电测电阻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醉心369 发表于 2012-12-20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用电容充放电测电阻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醉心369 发表于 2012-12-20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醉心369 于 2013-1-15 11:15 编辑

上面是一篇关于测量电阻的**。
对于测量流程(1)为什么该步骤这样进行,为什么放电充分?
总结:从原理上看4路IO同时输出0好像是可以,而且更简单,为什么没这么做呢,肯定是有道理的,当电容充满电后电压为高,IO_IN如果直接输出低,对这个IO口瞬间电流可能会比较大,有可能损伤IO口,所以先用另外三路把电容的电放走,这样对单片机更安全。
100K电阻误差大是因为单片机的IO口有内阻,被测电阻阻值接近单片机IO口内阻时其比例算法已经不对,所以不可取
aihe 发表于 2012-12-20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匠人手记》
 楼主| 醉心369 发表于 2012-12-21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aihe 发表于 2012-12-20 23:14
看《匠人手记》

哪篇**啊,烦指教
 楼主| 醉心369 发表于 2012-12-22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测量流程(1),我个人理解,只要有一端输出为0,不就等于电容的上端接地了吗,电容上端的电荷就导走了。上面这么多步骤有什么用,烦请大虾门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这篇**的最后两段话有些不理解,烦请大虾门不吝啬自己的语言,说一下自己的观点。
aihe 发表于 2012-12-22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醉心369 发表于 2012-12-22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aihe 发表于 2012-12-22 14:37
http://wenku.baidu.com/view/420d704dcf84b9d528ea7a19.html
不要百度一下都懒

首先感谢你帮我找到了这个链接。
这本书我有,并且你发的链接我也看了,但是我就是没有找到类似的**,烦请你告知,谢谢
aihe 发表于 2012-12-22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页
aihe 发表于 2012-12-22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里搜搜也不少
jooke 发表于 2012-12-23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容本身误差如何消除,现在精密的电阻都能做到 0.1%  0.05%  ,电容能做到1%么
 楼主| 醉心369 发表于 2012-12-23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式相除,就可以把C消掉,涉及不到电容。
lfd499 发表于 2012-12-23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里帖子也很多
 楼主| 醉心369 发表于 2012-12-23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lfd499 发表于 2012-12-23 18:35
论坛里帖子也很多

大虾,我怎么没有找到类似的帖子,你能否告知
 楼主| 醉心369 发表于 2012-12-23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aihe 发表于 2012-12-22 16:04
第三页

把第三页看了,还是不明白,有点晕
 楼主| 醉心369 发表于 2012-12-24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测量流程第一步(1),为什么该步骤流程是这样的三端输出0一端输入呢,然后全部输出为0。我个人觉得全部输出为0等待一段时间不也可以放电充分吗?
computer00 发表于 2012-12-25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舍近求远啊……
 楼主| 醉心369 发表于 2012-12-27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computer00 发表于 2012-12-25 23:10
舍近求远啊……

版主,你的意思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0

主题

283

帖子

2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